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文匯報 2015-08-25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的價值(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25/OT1508250002.htm
在藝術的價值這個題目中,筆者嘗試了簡單地分為兩個概念上的可能性,一是存在於物質上的價值,另個是存在於精神上的價值,上篇的文章已經就物質上的價值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本文將主要進行分析另外一個和「藝術的價值」有關的題目,就是精神層面上的價值。
藝術的價值在精神層面上,指的又是什麼東西?簡單的聯想就是兩個形容詞,分別是「改變」和「影響」,如改變自我、改變思想、改變習慣、改變生活;影響日後個人或大眾的思考方法和方向、影響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等等。如果要嘗試在以上兩個方向上思考,就需要借用兩個接觸面,來分析「改變」和「影響」的實際關係,分別是藝術家的層面和大眾的層面。
在藝術家的層面,精神上那種藝術的價值先影響他們的基本思維和概念,再而改變他們的創作方向和思考模式,在互動的情況下,兩者同時互相影響思考的本體,即藝術家,亦不斷地拆除和重建對於藝術的價值這一個價值觀。
試舉一個例子,藝術家在認識藝術的初時,對藝術的概念和認知會瞬間增加,對有關藝術的事情會極為主動,這段時間裡得到對藝術的知識,會成為他們在創作上的基礎,而這基礎同時亦成為了對創作上的基本思維模式。然後他們在創作上,除了受到自身和社會的影響外,更主要是因為身邊的藝術創作或不同的藝術運動影響,這不在乎於當下所接觸的,而是在於接觸的時間,因為這些知識一直都存在。在知識和創作之間往來,重複而又不斷更新知識和自我推動下,在某一個角度來看,藝術的價值就是知識、就是時間物累積出來的藝術史、就是作品本身的歷史等等,而藝術家就是不斷地受到不同的藝術創作和歷史所影響,繼而改變其創作方向或路線。
而在大眾的層面上,在精神層面的藝術價值上必然是得益者,在現有的創作和藝術歷史中,已經發展出大量影響生活的東西,當中不少改變了大眾的生活習慣。而這些改變大眾生活的東西,不少都是由藝術中轉化出來,基本上就很容易找到生活和藝術之間的關連。
試用另外一個例子來解讀上文,就以藝術中的一個媒體分析:「攝影」,攝影可有改變大眾或改善大眾生活的功能?攝影這媒體存在已久,近百年間,攝影在工具、物料和技術上,可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進化和改善,在上兩個世紀開始,由玻璃底片到低感光度底片;以至日後普及於大眾使用的135底片和相機,到今時今日的數碼相片技術,由專業的一種技術,走到了大眾的世界。
攝影這一門藝術越來越普及,大眾由最初相信攝影只屬於小眾的專利,到今時今日攝影成為了智能電話中的一個必須功能。不過有一點需要留意,先出現的是人們在想法上的改變,再而影響人們的生活,亦因為在這一種互動的改變下,攝影本身的生態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現階段的最大影響可說是菲林這種載體即將被淘汰,但這一點亦可以說成這是被藝術的價值所放棄而自然地絕種的東西。
藝術的進化過程深深影響世界
在藝術的價值中,把接觸面分為藝術家和大眾的層面,就正如現今社會中把大眾層面和業界區分出來,兩者在精神上的藝術價值都在藝術的背景下,影響和改變了他們在不同層面上的生活和工作。
不論起源在於藝術家或是觀眾,在互動的情況下不斷改變和影響對方,是改變也好,是影響也好,這個不斷改善生活的價值,不是已經足夠嗎?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例子,但是見到的這個進化過程深深影響世界,當然這不能夠把功勞通通都記在藝術價值上。但是有一點筆者相信,這一個進程必然和藝術有關,只是當中的交叉點是多或是少。
如果把藝術的價格分為物質性和精神性,那麼他們的關係是什麼?是對立?是平等?是互不相關?還是兩者都獨立於對方?筆者相信沒有一個定論,他們之間既獨立,而且關連,只是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沒有一方是絕對正確。而且本文只是簡單地把藝術的價值分為物質上和精神上,應該可以再在這兩個對立面的中間位置落筆,灰色地帶會帶來新的景象。■文:謝諾麟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文匯報 2015-08-18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的價值(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18/OT1508180003.htm
藝術的價值是什麼?也許需要修改一下發問的方法,改成藝術的價值應該以什麼東西來衡量呢?本文就試試談及這一個話題,先簡單地以物質和精神這兩個觀點來作開始。
藝術的價值是什麼?以物質角度上分析,絕對和金錢掛,每當在報紙頭版中見到藝術品,不是有關藝術品以天價賣出,就是什麼什麼地方展出的作品超過某一個金額,也許在現實的社會中,這是難以分開的一環。
當藝術品有其本身的藝術市場的同時,它又是一件商品,它們經過不同途徑進入藝術市場,這個藝術市場指的是畫廊、藝術館、收藏家、拍賣行等等。其價格就是以上單位在不同原因、背景、理論下,以金錢來衡量或是計算的其價值。
就以上的方向來看看兩個例子,一件藝術品以億元在拍賣行賣出,價值是什麼呢?一件受到藝術館資助的藝術品,公眾竟以成本價來質疑資助金額,既然藝術館有一定機制,為什麼會受到質疑?質疑的主旨又是什麼?
作品的價值是複合性的結果
一件藝術品以億元在拍賣行賣出,得出這一個價值的原因可以是多個元素結合下的結果,由主要的藝術家因素、創作時期、背景、作品年代、某一個藝術運動的起源、藝術家仍然在生等等,以至商業因素、投資、熱潮等等,這可說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才能夠造就一件天價的藝術品,而且得益者多數都不是藝術家本人,這一點有機會再談。但本段希望指出,若果以物質性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價值並不是單一元素及客觀的條件下造成,而是複合性的元素所組成的結果。
另外一件作品,是早前有報道中談及,有關一件藝術館資助的藝術品創作,以香橙砌成了一座香橙金字塔,先不談其背後的創作理念或背後的創作動機是否沒有問題,但焦點就放在藝術館給予的創作費和作品的成本作比較,一個香橙多少錢,砌成這個香橙金字塔一共用了多少個香橙,實質使用金額就是多少,質疑者認為作品的價格就是在於其物質上的價值。若果使用這個概念,筆者真的想問一問那些質疑作品價值的觀眾,那一件上億元的天價作品,多少錢用於畫布上?多少錢用於畫架上的木材?多少錢用於顏料和繪畫工具上?是否要計算其實質工作時間?就是因為拍賣行給予的光環就不容置疑?這根本就是雙重標準。
這兩個例子雖然是獨立事件,但是在金錢這價值單位上出了對立的結果,一邊是正面支持,另一邊是負面的質疑,這應該不單單只是建築在金錢之上,這完全是一種偏見,在直覺的聯想下,完全和自身利益間接受到影響有關,天價的藝術品在拍賣行競投完全出於私人或商業因素,而香橙金字塔就是因為得到資助而受到質疑。對比觀眾在價值上的標準,本身也有一個分期,雖然藝術的價值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但亦不至於出現這類型對立而走向極端的觀點。
藝術教育不足引申的質疑
這些現象和問題,其實一直都發生在香港。如果把藝術放在香港這個地方討論其物質上的價值,藝術就只是一件裝飾品,一件寄生體,本身不具備完全自我存活的條件,純藝術在香港這個發育不全的藝術生態中,兩極化的現象十分普遍,而且不少的情況下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或者這問題就是出於筆者所相信的藝術教育上,當藝術教育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這一種質疑,有關藝術教育為什麼或是如何導致這些問題出現,這一點有機會再談。
如文中談到的內容,筆者並不同意藝術的價值只在金錢上,如果衡量藝術的價值真的在於多少錢的畫布?多少錢的木材?多少錢的顏料?那麼你們還會關心和留意藝術嗎?本文下篇的文章,就會談到藝術的價值在精神層面上是什麼,新概念的出現是如何改良或改善生活,也會分析藝術在思考層面上的價值。■文:謝諾麟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文匯報 2015-08-04 (Tue) A25 文匯副刊 - 藝評:此身幾何--何兆基作品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04/OT1508040003.htm
上一次觀看何兆基的作品已是2013年12月,對當時的作品印象依舊記憶猶新,而在今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除了同樣可以使用上次得到的觀看和分析的經驗外,何氏在今次的展覽中更加入兩個具吸引力的元素,包括了在展覽開幕時的互動的行為演示,以及在展覽中展出的作品觀眾都能接觸體驗。
展覽開幕前,門外已聚集了數十人甚至百人在等候,這是因為何氏將會在展覽開幕時,同時在進行一個行為演示,在純藝術的展覽中,門外等候觀看展覽的情況並不常見,這一個景象更是很少出現。
主持在開幕致詞後打開大門,何氏就坐在門後開始其行為演示,何氏透過身體和作品之間的互動,在四件作品中展示出作品本身的結構和特性,亦透過身體對作品進行特定而又重複的動作,改變作品非固定形態的部分(四件作品都有一部分由砂所構成),刻畫出作品的部分狀態,以及觀察其形成,亦可理解成作品需要經過重複的行為來完成作品。
「半合」‧「觀聲」 「立砂」‧「步庭」
「半合」,是一組兩人同時運作雕塑裝置,兩人透過推動安裝在牆身上的裝置,在其中半圓一邊的地上鋪了砂,透過裝置在砂面上畫出痕跡,這痕跡建築在同中心圓上,外觀看似是擴散式的波紋。
「觀聲」,就如其名,觀其聲音,何氏透過麥克風接收聲音,經擴音器在喇叭中播出,喇叭上方,放置了一個圓形鐵盤,盤中放置了砂,就是以這一種方法,觀察砂的移動。亦如其名借助裝置來觀察聲音。
「立砂」, 一組兩件的作品,一邊是金屬製的圓錐體,另一邊是以鐵支做成的直角三角形,連接在圓錐體同樣直徑的底座上,直角三角形可以自轉,自轉一圈尺寸即和圓錐體相同。在圓底座堆積了砂,直角三角形能夠掃走多出的砂,只要一直把砂加上並以直角三角形控制外形,那麼就能夠以砂來堆出鐵製圓錐體同樣的外形。
「步庭」,何氏在一個約四米乘四米大的砂地上,以大型圓規畫出不同大小的圓形,圓心一共有十二個,並在每個圓心放置了個圓形的銅章,每個銅章上都刻了不同的有關圓的名詞。遠看作品的外觀,就像雨水滴到水面上所產生的漣漪。
文初所提及的作品能讓觀眾接觸及體驗,是因為筆者在一段有關這展覽的訪問短片中,見到何氏提到讓觀眾來體驗作品。這就說明作品不單只是開始時的行為演示,而是三者之間的聯繫,包括開幕時的行為演示、作品本身和觀眾的體驗。
使用身體表達出作品的運作
何氏展示出如何使用身體來表達出作品的運作,繼而展示出作品應有的形態或作品的經歷,最後讓觀眾體驗作品,嘗試理解何氏創作時的體驗。把相同的經驗或經歷帶給觀眾,比起觀眾自行閱讀作品來得更直接和簡單,雖然過程中聯想的方向可能出現不同,但經過身體的經歷,觀者可能在作品中,站在和何氏相同的思考起點。
筆者對於何氏在演示中,透過身體對作品重複的動作最感興趣,何氏在演示時處於一個靜的狀態,嚴肅地進行整個演示的過程,對於在四件作品中進行重複的動作,是自主但同時亦受到作品的條件限制而只能做出特定的動作,透過重複的單一動作來觀察作品,是律己、是修行、亦是思考,以觀察作品不穩定部分的微細改變,當中作品「立砂」最能感受到這一種狀態的存在--在作品中需要一直把砂粒堆上,當到了某一高度後,砂粒在每一次堆上的同時,就會有更多的砂粒跌落,把作品完成就需要一種持續的堅持。
而在整個展覽中,何氏在行為演示後的致詞中,其中一點提到的內容,使筆者印象深刻,大意是指在家中有一個藝術家,家人需要有很大包容度、體諒及支持。這說法可能是因為活在香港這個地方,確實充滿太多不同形式的現實壓力,這話也更使人體會到在香港做藝術家需要有多大的堅持。■文:謝諾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