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三, 下篇) – 全文完

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三, 下篇) – 全文完
~~~衷心感謝每一位在這經歷上相遇的朋友。~~~
本文以經歷來說明,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活是如何可能,這是一種什麼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如何開始﹖如何形成﹖如何建立﹖經驗的類積下創造了什麼﹖存在後是如何維持﹖……等等大量的問題,對種種不同的疑問,作出能夠理解下的回應,或者說,這是筆者對藝術上的種種事項,由經驗的累積下,總結出在我這個主體下,某一種藝術生態下的說明和定義。
全文分為四節 :
第一節 - 序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最後一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前文,第一節和第二節可見下面連結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6/3-httpwww.html
前文,第三節可見下面連結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8/3.html
前文,第四節(上)可見下面連結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10/3.html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文的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四)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下篇)
二零一六年 - 第十年
在本文”二零一三年”段落的開頭提及,和老師閒談間,說到為自己的創作留下發言權,當時對這種發言權的概念,仍未出現一種給自己的說明,但對創作上的發言權,在這幾年間的沉澱,開始發芽成長形,成了初形概念,並且可以留下一點點說明,而這一種發言權其實指向的是藝評,因為一件作品,除了藝術工作者在作品旁放置的作品概念(Artist Statement)來為作品表述外,就不會有任何對作品概念的表述發放,對於展覽中作品的論述、或是手法與概念的分析、或是由表像進行的分析、或是評論等等工作,就落在藝評人的身上,幾年來把這些對藝評的概念碎片,結集成”淺談純藝術-藝評人”<筆者對藝評人的理解請參考(註十七)> ,這就是我對發言權概念的型成,也許日後的成長能夠提供一個更清晰的說明。
這一年對於藝術創作工作和藝評工作的可說理想,以至相關的學習都得以平衡,簡單而言,這一年自行辦了兩個雙人展,參與了兩個聯展,完成了十一篇藝評,包括了九篇”淺談純藝術”和兩篇”藝評”,開始修讀一個自我理解和藝術有關而又不是藝術的課程。
三月份,參加了兩個聯展,分別是香港藝術月2016活動「藝術空間@港鐵」展覽,展覽場地於港鐵中環站J出入口,和香港藝術學院藝廊的”HKAS Alumni Exhibition 2016 「Our Inner Voices」”,及後辦了兩個雙人展,先是於八月份在JCCAC L5公共空間的”孤獨模式”,之後再次回到香港藝術學院藝廊,在展覽”孤獨檔案”中,在空間許可下展出了數件新作。
由聯展、雙人展以至到個人展覽,以上的聯展和雙人展,以及之前個人展覽的經驗,體會了多種展覽形式的經歷,而結論總得出一個內心矛盾的答案,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資源上分配,聯展能夠使用較少的資源而得到一個較高整體效果,但在個人作品的整體表述上,雙人展相對比個人展覽為弱,但是聯展同樣出現削弱個人作品在整體表述上的訊識,而另一個原因就是聯展和雙人展可以存有的試驗性比個較高,這個在相關的作品制作時間上,體會應該較深,當然還有其他原因,這點有機會再細想。
至於這一年的藝評工作共有十一篇,主要在” 淺談純藝術”系列之上,共九篇,大至的內容都是實踐性為主,包括了持續創作的起點、藝評人、五年後再說和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另外兩篇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的階段性分析和一個自己展覽的評論<筆者在二零一六年所寫的文章標題及其連結請參考(註十八)> ,這事源其中一篇藝評”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中提及了一個自己展覽自己策(劃)的概念,或可以說因為這一個想法,得出了另一個有趣而又有創造性的想法,概然自己展覽自己策(劃),可不來一個自己展覽自己評的想法,以此嘗試在這種背景的評論下,會得出什麼樣的藝評,當時的理解,因為個人的評論條件不變,內容也大至上和其他的評論相約。
在這一年的九月份,開始修讀嶺南大學一個為期兩年的實踐哲學課程,實踐哲學﹖和藝術有關嗎﹖先要簡單說明這一點,在我活著的藝術生態下,早期的創作都不會出現一種深層思考的需要,以感性帶動下進行創作,忘了在那一刻,開始思考在藝術創作中出現的問題,是指創作本身的問題,而非創作內容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為了尋找一些東西,但往往都沒有結論,就如碰到某一些樽頸位,而同時可能會誤以為是盡頭,這時候就一定會觸及某些自己在創作上的盲點,而尋找這些藝術盡頭的盲點時,往往都未能提供說明,那樣情的況下,都只會把該問題懸空的同時繼續創作,什至視之為終點,但其實這些創作本身的問題,都總會走到哲學的泛圍,只是藝術創作未能提供說明,所以對我來說,藝術創作和哲學有著重大關連,而這一點在兩年後是得到印證,因為其中一個思考問題,其核心的問題,得到了一個是可以接受的想法說明或是想法繼續的方向,至少這一個說明所提供的種種內容,都足以說服我在該問題上的疑問,文中後面的部份會加以說明。
二零一七年 - 第十一年
在二零一七年初,來自某一些自制的壓力下,把工作室改裝成藝廊-”藝術本地藝廊”,大約用了頭半年的時間改裝,除了改裝工作室的時間外,這期間就只以是參加了一個聯展,於香港藝術學院藝廊舉行的”香港藝術學院第6屆校友展「Art for Space / Space for Art?」” 。
一如以往的習慣,能夠展出新作就展出新作,這是一個熟悉的展覽空,由畢業前的第二年,已經開始不時使用這空間至今。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空間,他的可塑性很大,因為限制很大,展覽場地就是通往各課室的走廊,可以用作裝置作品的牆與牆之間的距離,可能只有約一點五米闊,是由展覽場地的頭至展覽場地的尾,都是同樣只得約一點五米的闊度,作品由如何分佈,到裝置和打燈都是不同的考驗,所以說限制很大,但可塑性亦很大,在這樣限制大的場地,都能夠展示出作品本身的狀態,可說是在學期間訓練的一大挑戰。另一點,正因為是學院的走廊,擁有必然的人流,而且他們都是有不同藝術訓練的觀眾,這樣使交流更用容易,因為基本上他們都是同學,只是不同屆別而已,除了學院學生外,不少外來觀眾都知道這場地的存在,或者觀眾已經習慣了在藝術中心的不同展覽空間中遊走。
至於藝評工作方面,這一年只有兩篇,一篇是” 淺談純藝術-養活藝術生命的收入”和另外一篇展覽的評論<筆者在二零一七年所寫的文章標題及其連結請參考(註十九)> 。把使用中的工作室改裝成展覽空間,其實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少,但目標是作出一個更長遠的發展,因為這空間既是工作室,又將會是定期展覽的場地、開放工作室和活動交流等等,在改裝後的六月份開始至十二月份,一共進行了四個展覽,第一個展覽在六月份舉行,是”(…日夜…)還未開始時,十三年前的我",展出了學習時期的舊作,未曾參與展出過的作品,當時較為喜歡”極簡主意” (minimalism),不時以此為練習的對象,回望當時,現在的我喜歡”極簡主意”也可能是當時開始所建立出來的。七月份,”日夜 33 : 我做的藝術是什麼 (創作進行中)”,是一個結合展覽和工作室開放的活動,而且是由這一年來實踐哲學所帶來的眼界,重新審視自己在藝術創作上所追求的是什麼﹖種種創作過程的結果或是定義是什麼﹖以至在這個個程中出現否定這創作系列的疑問,結論仍是沒有,但就因為這過程中,完成了一件用到哲學思考或有關的作品。而這作品就在十一月份,就連同幾件關連作品,在展覽”哲學前後的藝術”中展出,這展覽為多年來每一件作品尋找出一個定義(這定義仍在修証中),對自己來說,這展覽是一個整體的回顧,雖然沒有展出舊作,但是這回顧是完整,只是對觀眾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悅目或可觀性高的展覽。到了十二月份,由本工作室主導實行的一個活動,聯同了五個JCCAC工作室的聯合展覽”此時始地”,開始實踐改裝成展覽空間的目標。
需然說改裝成展覽空間是來自某一些壓力而行,但是得出來的效果卻是十分理想,效果理想的並不是指藝廊的運作或成效理想,而是指在個人創作上的成效理想,以上四個展覽造成了一個回顧過去及展望將來的效果,由” …日夜…”系列之前,到修讀實踐哲學之後所帶出的衝擊,都能夠在這期間的展覽中,展現出一種因為衝擊而自我進行的反思,而且在創作和思考之間,能夠出現一條新的路線,不是已經足夠嗎
可惜,這藝廊只能運作了半年,在此聯展”此時始地”後就必需要結束。
二零一八年 - 第十二年
上半年就如停頓了所有事情,因為接到JCCAC通知,未能續租而需要搬離現有工作室,只得有限的搬離時間,以及這是實踐哲學課程的最後一個學期,所有工作時間都用於這兩件事情之上。在二零一八年五月初,上述的兩件事情都順利完成,包括完全搬離這個於JCCAC工作了十年的工作室,對於在這工作室十年的感覺,簡而言之,”謝謝你這十年,一切盡在不言中”。搬離這個工作室的當下,未有找尋新的工作室意欲,因為這只是改變工作室的形式,思想型式是不會因為工作空間而轉變,搬離不代表需要停下來,而只是一種調節而已。當自制的壓力消失和不為那些為交代而做的活動所消耗下,反而得到更加純正的創作方向或是工作內容。
第一個新的方向,就是指本文”淺談純藝術–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註二十),所謂溫故知新,只會向前走是不足夠,可以停下來,思考創作的目的性,也許就是因為這一個契機,本文於二零一八年中期開始動筆,其主要回顧的原因,是因為工作室的完結而獲得的一個思考空間,容許重新思考整個創作路線,整理過去的內容,以便重新出發,重新是指把現在說明成階段性的完成,並且進入另一個階段的起點,所以說是果也是因,不是沒有道理,沒有這一次的機緣巧合,也不可能進行這一次回顧。
在這一篇文章完成後,可能會用比較多的時間來思考之後的創作應該如何處理,不竟這一個系列已經進行了十四年,就如攪動中的水一樣,需要作出一定沉澱,以供自己一個清晰的畫面來閱讀。而這部份的工作分為前後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本文”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第二部份是”十四年作品的自述”(暫名),分別以所謂的客觀,來了解自我對外在世界及內在世界的種種原素,嘗試抽離以第三者角度,去了解自身在藝術生態下的這一種世界觀。
另外一個新的展開,在九月份就開始了一個水墨畫課程,希望借此以體驗式的方法,來了解一下陌生的中式藝術觀,雖然活在中式的世界觀,但一直只接受西方的藝術觀,所以對這一方面帶有一點點陌生感。而執行動機完全是因為實踐哲學課程的影響,對道家的那一種中式藝術觀充滿疑問,而相信體驗式的經歷是進入的其中一條道路。
至於創作的方向,在未有新的結論或是改變下,那就仍是原用現有的創作模式,這一點在現階段說方向或是目標都不太實際,不竟創作就是帶有不穩定的創造性。而本年的藝評只有兩篇(註二十一)。而最後的工作就是為一篇多年以來,難以啟動的文章定下方向,首先要重提兩個之前未有說明的疑問,因為下一篇文章就是以這兩個問題作起點。第一個疑問就是在本文”二零一五年”段落的中所提及,到了現在(二零一五年)仍未能為自己對”藝術工作者”的說明開筆,是因為對這問題上的種種因素和定義,仍是十分含糊不清,而且沒任何背景知識作支持,要作出一套對自己有說服力的說明是十分困難,所以一直都把這題目閒置一旁。而第二個疑問在本文”二零一六年”段落的中提及,藝術創作和哲學有著必然的關連,這一個關連是指,在沒有學習哲學之下,難以為自己建立出一個基礎說明,不論該說明是否對自己具有說服力,都是難以建立,而在哲學學習之後,至少在基礎說明多了一點點理句,而且能整理本身的理解,並加上一定的說明,而這說明是對自身是具有說服力。
在這一刻,至少自身建立了一個說明,能夠提供足的理據,階段性地說服筆者在該問題上的疑問,而這就是指能夠為”藝術工作者”的定義作出說明,而”淺談純藝術 –一種藝術家的定義(暫名)”就應該是下一步需要進行的工作。現在只相信,應該按現有的步伐而行,繼續向著同一個方向發展。過了十二年後的今日,仍是繼續當初的信念而行,至於這些工作,都是一如以往的繼續就可以,如果這一刻需要停下來,也許就是因緣。也許本文只是一種自言自語的瘋話,但在藝術光譜之下,這的確是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至於這存在是光是暗,都只是藝術生態的光譜之下存在而已。
謝諾麟 /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全文完~~~~~
(註十七)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淺談純藝術 - 藝評人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6-25-2204
(註十八)
2016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6/
由 ”聽日你想點?”
的四年前開始 : 看鄧凝姿的2013至2016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9-15-2249
獨處模式 - 他們並不是孤獨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8-16-2303
(註十九)
2017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7/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陌生的香建峰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7-09-03-0035
(註二十)
第一節 - 序 &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6/3-httpwww.html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8/3.html
第四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上)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10/3.html
(註二十一)
2018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8《非決定性相關的事》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07-15-1809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隱藏著創造性的張煒詩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10-15-2152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隱藏著創造性的張煒詩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和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隱藏著創造性的張煒詩
「由實用到抽象」是「張煒詩陶瓷作品展」所用的展覽主題,展覽展出了一組作品,作品沒有獨立標題,據張氏的說明,展覽是以主題式作為基礎,即展覽只有一件作品,圍繞該主題發展,作品一共由十三件陶瓷作品的個體所組成,分別放置成兩組,兩組位置是有觀看次序,是展示一個過程,就如標題所說明一樣,由實用的托盤,展示出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抽象的形態,只是純粹的形態。張氏把一個演化的過程放到觀眾的眼前(本文所指的作品是其展覽活動Part 1中的作品),但筆者所關心的事項,並不是現象所見到的作品組群,而是透過作品組群的背後的思想運動,觀看其創造性是如何擴張,她擴張的創造性是內在的運動,同時亦是藝術的追求。
在一種由實用走向抽象的過程中,是如何地展現出一種創造性,一般而言,作品的創作過程都只是短暫性的存在,而且是轉眼即逝,如油畫中的這一筆和下一筆,就已經是兩個世界。張氏把作品的創作過程,以階段時間性地凍結下來,每一件作品,既是過程的記錄,亦是獨立作品的成品。觀眾見到的是一個具象的過程,如何一步一步的把具象改變成抽象,正如之前所說,每一個過程都是一件獨立的作品,只是展示方式把作品聯想成一個變化的過程,你可能會說每一件作品如何會是獨立作品﹖筆者試問,可以把現在所見的每一個步驟的作品,再向前推進至最後一步嗎﹖留意,展出的每一個過程都已經被定型,展出的型態已經不能按其漸變效果而進行下一步,但筆者仍同意是一個過程,另一種非視覺的過程,這是一組充滿創造性的作品,是內在的,在每一件(是一組所觀看)作品的創作過程,都是累積經驗至另一件,不論其次序先後,在不斷的創作,既是展現創造性的同時,亦是把可能性張開。
對於展覽的型式上,筆者並沒有什麼取態,因為這是一種由藝術家出發的,是自我取捨的內容,反而筆者所留意的,是張氏在展覽之中展現了一種創作性,這並不是指形式上或過程式的展示展覽,而是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每一件作品之間的一種聯繫,就是作品的創造性是如何生成,這一種非視覺衝擊的內容,對於觀眾而言可能是意義不大,但就藝術家而言,這正正是其工作的本質,而這就是筆者所喜歡細看的部份。
-完-
謝諾麟
二零一八年十月十五日
---
展覽 : 「由實用到抽象 - 張緯詩陶瓷作品展」
日期 : 2018-10-07 至 2018-11-07 (Part 1) & 2018-11-09 至 2018-11-23 (Part 2) - 星期一休息
地址 :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03營房大樓203舖 Touch Ceramics
---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三, 上篇)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三, 上篇)
~~~衷心感謝每一位在這經歷上相遇的朋友。~~~
本文以經歷來說明,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活是如何可能,這是一種什麼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如何開始﹖如何形成﹖如何建立﹖經驗的類積下創造了什麼﹖存在後是如何維持﹖……等等大量的問題,對種種不同的疑問,作出能夠理解下的回應,或者說,這是筆者對藝術上的種種事項,由經驗的累積下,總結出在我這個主體下,某一種藝術生態下的說明和定義。
全文分為四節 :
第一節 - 序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最後一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前文,第一節和第二節可見下面連結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6/3-httpwww.html
前文,第三節可見下面連結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8/3.html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文的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四)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上篇)
二零一三年 - 第七年
畢業前,和一位老師閒談,曾經說到一個藝術工作者需要為自己的創作留下發言權,當時對這說明並不是很理解,因為自我理解,創作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發言權,這一種懷疑的狀態,到了七年後才開始出現缺口,一次機緣巧合下,開始了藝評的工作,當時以投稿型式刊登於文匯報,內容主要以展覽為基礎,以及拆解作品的內容,以主觀的分析角度,來解拆作品的內容及其指向,寫作內容沒有特定方向,只是隨心而行,看到什麼有趣的展覽或是喜歡的作品,就會以此作為題材,包括有個人展覽、畢業聯展和藝術展覽場地等等,這一年一共寫了十篇藝評<筆者在二零一三年所寫的文章標題及其連結請參考(註十一)> ,這是改變的一年,因為開始思考有關在藝術上發言權的問題,而這種發言權就是指是什麼,當時仍未出現一個較為清晰的想法和概念,但這一年在藝評上的工作,對往後的創作有重要的影響。
由這一年開始的連續四年,都沒有再進行個人展覽,因為消耗的資源比較多,包括體力,不竟我使用的運作模式,是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展覽的所有事項,需要一點點時間才可回復<可參考二零一六年筆者所寫的另外幾篇文章,分別”淺談純藝術之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 “(包括序/前篇/中篇/後篇-上/後篇-下)和”淺談純藝術之為什麼會是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註十二)> 。這當然是藝術生態中,無限個生存模式中的其中一個,而且每個藝術工作者都必然有其在藝術生命上的生存模式,而每一個模式也必定只適用當時人而已。
這年雖然沒有個人展覽,但創作仍是繼續,參與了三個聯展,先是三月份在”正/側畫廊” 的雙人展,這可能是香港最細的畫廊,但細少的展覽空間,正正是這畫廊最有趣的地方,曾經想過以” 可能是香港最細的畫廊”為題來作出評論,好似賣緊廣告,由此伸展到香港細少壓迫的環境,就連畫廊也得壓縮空間來生存,是一個直得思考的問題,但至今仍未開筆,這個展覽空間由兩個木櫃所組成,實用空間應該不足20立方呎,我和另一位朋在這空間各自展出了自己作品,在這空間放了三組作品,都是較細少的作品,而習慣地,盡可能都會以新的作品參展,這都是我來持續創作的條件,也許就是自己給自己的律法。
同年五月和十二月,參與了兩個聯展,分別是香港藝術學院藝廊的”HKAS Alumni Exhibition 2013 「The Inner Power」”和JCCAC藝廊的”JCCAC藝術節2013-『五』視藝聯展”,兩個聯展分別都有很多參與者,印象中在這一年開始,只要是多人的聯展,而展出空間存在又有限制,當限定尺寸之內未能放置作品時,都會展示”創作地圖(…日夜…(17))”式的作品,雖然和展覽都盡量展出新作有所矛盾,但當時概念是既然不能展示完整的作品,就展示整個創作過程,而且創作地圖本身都是作品,對展示作品的要求上沒有矛盾,另外觀眾閱讀上亦會較易消化。而在此之後,只要條件許可,都會把創作地圖放在caption旁,以共觀眾更易於了解作品系列的發展。
二零一四年 - 第八年
二零一四年初至五月份的工作,簡單直接,就是準備一個展覽的作品和繼續藝評工作,在五月份參與的是一個聯展,“回家”,這是“藝術貨櫃計劃”三個階段的主題,亦是整個計劃的最後一個展覽,展覽在浸會大學傳理視藝大樓顧明均展覽廳展出。
創作工作在多年間的運作,已經成為了習慣,就如生活般的平常,如其中一條支線的創作,就是把每天的早午晚三餐,在食用之前拍攝該餐的內容,以作為”…日夜…”系列其中一個分支的作品內容,雖然並不是每一張相片都能夠用於作品上,但重點是指這種習慣已經溶入於生活,由二零零九年開始至今的這十年,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而藝評工作亦同樣地開始慢慢成為了習慣。
在二零一四年的藝評工作中,上半年都是繼續隨心而行的寫作方向,寫了五篇文章,都是展覽和作品有關的藝評<筆者在二零一四年所寫的文章標題及其連結請參考(註十三)> ,直至這一年的中後期,開始思考我在創作以外的藝術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其實是指我是活在一個怎樣的藝術環境,藝術世界很大,而我只活在其中一個藝術生態的某一角落之內,對於這角落上種種所見所聞,以至不同的疑問,以表述的方式寫成了”淺談某一個於純藝術角度的生態環境”<筆者所見到的某一個純藝術的生態環境,到底是怎樣的生態,請參考”淺談某一個於純藝術角度的生態環境”(註十四)> ,而對以上種種問題或是疑問,沒有因為這篇文章而完結,反而成了之後”淺談純藝術”的初型,希望為自己對藝術生態出現的種種事情作出一個說明,一個給自己定義的方向,所以就開始對藝術生態中所出現的內容,提供一些說明給自己或是提出自己對該內容的觀點,當時最先完成的文章主題是觀眾<註八>,之後同年完成的主題是展覽場地<註十>,可能在整個創作過程至展覽中,這是外在世界中最先需要面對,同時亦是關鍵原素之一,就是觀眾和展覽場地,自覺這是我最關心或貼近的事情,所以就不其然地先行完成這兩個題目。
對於這半年有關”淺談純藝術”的寫作經驗,有關藝術生態上的自我定義和說明,在二零一五年就如迷上了這一種表述式的文字工作,完全沉迷中,什至差點忘了本身需要進行的創作。
二零一五年 - 第九年
二零一五年,是完全沉迷於這一種給自己定義和說明的狀態,寫作差不多成了這一年的主要創作模式,這一年一共寫了十四篇文章,當中只有三篇是有關個人展覽和畢業展<筆者在二零一五年所寫的文章標題及其連結請參考(註十五> ,其他十一篇都是和”淺談純藝術”有關的文章,都是給自己定義和說明的內容,談及的內容包括有工作室、策展人、展覽場地、藝術是什麼、藝術的價值和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或者,這時期的種種表述,可能就是給予自己在創作上的目的性,雖然創作是感性的活動,但是釐清一些疑問是必須的,因為這會阻礙了創作思維的部份。
這兩年所寫”淺談純藝術”的文章,都是圍繞著自己種種的事情作為主題,亦是自己所接觸到並且是關心的內容,而自己對此是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和說明,正因為種種的疑惑,這一部份的工作更是必須,因為這些內容困擾著自己的創作,應該說這些疑問阻礙了創作的思考,當然,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給予說明,但至少能夠整理一下思維,重新出發,這一點在二零一六年的作品和文章之關係可以說明到,雖然說”淺談純藝術”的文章是把我所關心的事情,給予自己一個定義和說明,但是,到了二零一八年的今天,第一個想去發問的問題仍然是未能開筆,就是給自己對”藝術工作者”的說明,也許是自己仍未得出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定義,或者這是一個如何給予自己律令的說明。
這一年是沒有參與展覽的一年,可能因為沉迷於文字工作中,差一點忘了本業是藝術創作的工作,到了每年年尾的時間,都總會把該年的作品進行整理工作,二零一五年的十一月尾才發現這一部份出現了漏動,文字創作的工作是充足的,但是創作的作品部份是沒有,是什麼原因地做出來也好,總是覺得是一個問題,也許就是一種自己給予的律令,希望創作是不能停下來,最後說是勉強做出來也可以接受,因為這是”…日夜…”系列的創作地圖更新,即是指”…日夜…(17.2)”<作品圖片見(註十六)> ,說這是作品是正確,但這不是自然地生成的作品,在這一個經驗下,對之後的創作增加了一些調整。
謝諾麟 / 二零一八年十月五日
(待續@12月…第四節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下篇))
(註十一)
2013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3/
"文匯報 2013-05-07 (Tue) A28 文匯副刊 - 藝粹:黎振寧「井下的世界」 衝擊觀者視覺"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07/OT1305070001.htm
"文匯報 2013-06-18 (Tue) A28 文匯副刊 - 藝粹:油街實現 建築與觀眾的全新互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6/18/OT1306180001.htm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人的作用 – 看”《閃》梁譽聰個人攝影展”
http://www.pixelbread.hk/review/13-06-21-9531
文匯報 2013-07-30 (Tue) A26 文匯副刊 - 藝粹:從「走鬼」到「指月」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7/30/OT1307300001.htm
"文匯報 2013-08-20 (Tue) A23 文匯副刊 - 藝粹:香建峰:淡化了衝突和矛盾的藝術"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8/20/OT1308200001.htm
"文匯報 2013-09-06 (Fri) C1 文匯副刊 - 藝粹:活化了的建築 活化了的標本"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9/06/YC1309060001.htm
"文匯報 2013-10-01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KNITerature」編織出聯繫的藝術"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01/OT1310010001.htm
"文匯報 2013-11-01 (Fri)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鄧凝姿:記憶中尋找印象 印象中編成真實"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01/OT1311010001.htm
"文匯報 2013-12-10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譚偉平:以點構成社會的複雜性"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2/10/OT1312100001.htm
"文匯報 2013-12-17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何兆基:內容就讓感覺來主導分析"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2/17/OT1312170001.htm
(註十二)
文匯報 2015-09-01 (Tue) A37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01/OT1509010015.htm
像素面包 2015-12-25(Fri) - 淺談純藝術 - 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前篇)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5-12-25-0000
像素面包 2016-01-26(Fri) - 淺談純藝術 - 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中篇)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1-26-0000
像素面包 2016-02-25(Thu) - 淺談純藝術 - 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後篇-上)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2-25-2241
像素面包 2016-03-25(Fri) - 淺談純藝術 - 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後篇-下)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3-25-0101
像素面包 2016-04-26(Tue) - 淺談純藝術 - 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之後記 - 為什麼會是一個人來籌備及實行的展覽?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4-26-0012
(註十三)
2014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4/
文匯報 2014-02-18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粹:郝立仁:尋找那個地區的氣味和顏色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2/18/OT1402180001.htm
文匯報 2014-02-25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黎振寧:在危機感和平靜的對立面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2/25/OT1402250001.htm
文匯報 2014-03-11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評:香建峰:由色彩繽紛走到寂靜的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3/11/OT1403110014.htm
文匯報 2014-07-29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評:黃振欽與李雪盈:「相連」到不同領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7/29/OT1407290002.htm
文匯報 2014-09-30 (Tue) B16 文匯副刊 - 藝評:標籤自我 唐偉傑「我最近有點懶」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9/30/YC1409300002.htm
“淺談純藝術”系列的文章已經列出在文中的其他註解上
(註十四)
文匯報 2014-10-14 (Tue) A31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某一個於純藝術角度的生態環境(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0/14/YC1410140003.htm
文匯報 2014-10-21 (Tue) A27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某一個於純藝術角度的生態環境(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0/21/OT1410210003.htm
(註十五)
2015年文章主頁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5/
文匯報 2015-09-01 (Tue) A37 文匯副刊 - 畢業的季節 一個「 」:另一個藝術文學士的畢業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01/OT1509010014.htm
文匯報 2015-08-04 (Tue) A25 文匯副刊 - 藝評:此身幾何--何兆基作品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04/OT1508040003.htm
文匯報 2015-07-14 (Tue) A31 文匯副刊 - 又來到了畢業展的季節 - 2015浸大視藝本科畢業展觀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14/OT1507140002.htm
文匯報 2015-08-18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的價值(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18/OT1508180003.htm
文匯報 2015-08-25 (Tue) A29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的價值(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25/OT1508250002.htm
(註十六)
作品”…日夜… (17.2)”
http://tseloklun.blogspot.com/2015/12/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二)

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衷心感謝每一位在這經歷上相遇的朋友。~~~
本文以經歷來說明,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活是如何可能,這是一種什麼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如何開始﹖如何形成﹖如何建立﹖經驗的類積下創造了什麼﹖存在後是如何維持﹖……等等大量的問題,對種種不同的疑問,作出能夠理解下的回應,或者說,這是筆者對藝術上的種種事項,由經驗的累積下,總結出在我這個主體下,某一種藝術生態下的說明和定義。
全文分為四節 :
第一節 - 序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最後一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前文,第一節和第二節可見下面連結 :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06-15-2033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文的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三) - 2010年至2012年 - 展覽期
二零一零年 - 第四年
由二零一零年開始,是連續三年煩忙的起點,煩忙並不是因為多個展覽需進行,相反這三年間,只參與了兩個聯展,自行辦了三個個展,但工作量比第一年所有展覽活動還要多很多,原因在個人展覽的自主性很大,那麼自我要求的標準就自然提高,數年來學習策劃展覽的工作,感覺能夠好好展現出來。在個人意義上,這是最深刻,亦是最熱血於創作之上的三個年頭。
但在談及第一個個人展覽之前,先提一提在五月份所參與的一個聯展,就是“藝術貨櫃計劃”第三階段的活動,”"下一站"展覽及藝術貨櫃計劃新書發布會”,這是一個有關“藝術貨櫃計劃”的新書發布會,而我參與了這活動的展覽部分,我的一組作品裝置在”香港藝術中心二至三樓賽馬會展廊”中,作品裝置圍繞著三樓兩電梯門口,及其上落制的牆身之上,這是第二件裝置在公眾地方的作品,由此開始關心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係,直接影響了之後的作品發展,以至更巨大化的概念,就由觀察這作品開始,因為在二零零九年安裝在JCCAC電梯大堂的”…日夜…(14)”中,未能提供有關創作訊識,這一個概念就在下一年(二零一一年)的個人展覽中展現出來。
在三月份,舉辦了以”...日夜...”系列為主題的個人展覽,展出了過往五年的作品,基於當時以JCCAC為創作基地的心態,在基本條件能夠滿足下,指展出日數和租金都可接受下,都希望在JCCAC的藝廊內展出,而且位置上比其他展覽場地有壓倒性的優勢(觀眾群的因素沒有考慮在內),就是”近”,工作室和藝廊都位於同一建築物之內,由工作室到藝廊只需幾分鐘,已經包括等電梯的時間,考慮到運輸作品的時間和相關工序,所以最後決定在JCCAC的L0藝廊展出。
由於展出的作品,都是過往五年來的作品,在製作作品的工作量上,基本上是零,但這個展覽主要的工作,是非創作性的工作,以策展工作、行政工作、設計工作、運輸和裝拆展覽為主,這都可說是香港展覽的某一種現象。這展覽的計劃書,其實早在二零零八年已經完成,在二零零九年中就正式實行計劃書的內容,正如之前的自述,這一次展覽是展出過去五年的作品,所以在展覽場地確定開始,重點會放在作品如何在展覽場地中呈出應有狀態,以及作品怖置在展覽場地的次序,展示流程又是另一個主要工作,這一點並不算花很多時間,很快得出的結論就是希望呈現一個創作的流程於展覽上。
當關鍵的內容決定後,隨後的是自我要求的內容,而這些工作就只是場刊、海報、宣傳物料等等一堆佈置的設計和制作,亦是燒時間的工作,雖說只有一人工作,但仍然能夠如期完成自我要求的工作。展覽最後順利完成,但是工作仍未完成,因為這一次展覽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後續的工作接著展覽結束後而來,如展覽完成報告書,未整理好的單據等等,都要把相關的文件交好才可算是完成。印象中,同年提交報告書後,就收到了第二次資助的通知,就成了二零一一年的個人展覽”...日夜...(2.7)” 。
二零一一年 - 第五年
二零零六年”策展計劃”期間,因為熱衷於觀看展覽和尋找展覽場地的需要,所以不時會留連於展覽場地,認識了一些前輩,不時在前輩的口中都聽過類似的說話:”五年後再說”,當時理解這可能就是一個心理關口,到了當時的五年後,這一個說法的理解仍是模糊,再過五年後,二零一六年才有一個較清晰的說明<筆者指五年後再說的理解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五年後再說”(註六)” ,過了十二年的現在,如果再一次說明,會把重點理解成能否把創作轉化成習慣,這才是關鍵。
這一年,雖然只是辦了一個個人展覽和參與了一個聯展,但就一定是這十二年創作過程中最煩忙的一年,什至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煩忙的一年,除了本身為了生活的工作外,沒錯,在香港能夠單單以作品為生的藝術工作者實在不多,什至可說是罕有,而我為生活的工作,就是養活藝術生命的收入<筆者如何養活藝術生命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養活藝術生命的收入”(註七)”> ,工作以外就是為個人展覽”...日夜...(2.7)”作出準備,當然,更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在展覽前的一個月舉行,有朋友說:”得唔得呀你”,我固然知道工作量有多大,但我則視之為磨練和挑戰,而這一年的種種事情,最後都能夠一一順利地完成。
展覽在十一月份舉行,約有一年的準備時間,感覺還是可以的,因為接著上一年展覽的經驗後,就是今年個人展覽的開始,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和上年展覽有所不同,就是上年的展覽,其主要的工作都是非創作性的工作,如策展、行政、設計、運輸和裝折展覽等等,而今年的展覽,就是建基不少於上年展覽的質素下,包括所有相關物料,再創作一件巨型作品,因為創作概念和人有關,作品需要在公眾地方展出,即作品在某情況下必須和公眾接觸,在場地的選擇上,很快就決定了JCCAC的中庭。
其創作概念就是關係到作品和觀眾之間的連繫上是否存在﹖和屬於那一種存在﹖所以觀眾在這作品的位置是必要<筆者對觀眾的理解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觀眾”(註八)> ,而且更把沒有準備觀看作品的路人,強行拉到作品之內,因為有了之前在公眾地方展出作品的經驗,這作品將會放置在JCCAC的中庭,是一條主要進入JCCAC電梯大堂的必經之路,所有經過的人在沒有選擇之下和作品交流,以達至觀察的效果,這是我創作的其中一個方向,以創作作品的過程和經驗的類積,成為下一件作品的基石,以便回顧並再展開新的創作。
這一次展覽雖然只有一件作品,但只可以以巨型來描述,作品由JCCAC一樓的中庭申展到二樓平台的兩個平面之上,最後作品的尺寸定為十一點五米乘二十七米,在兩個平面上一共放置了接近上一萬張尺寸是4D的相片,整個過程中,因為裝置及拆卸的時間有限,所以在計畫整個展覽時考慮到的重點,都放在如何快速地裝置及拆卸作品,如果要做到前提,那結論就是大量的事前工作,由準備到裝置的整個過程,當中有兩個工序最另自己卻步,第一個是花大量時間而且是流水式作業的相片加工工序,由三月至七月,持續地用了四個月才準備好,這一個工作只是解決了快速地裝置及拆卸作品,第二個另自己卻步的工序是最消耗體力的工序,裝置日期只有三天,工序也只有四個,包括打底、貼相、圍邊和保護,但由於多數時間都必定要踎低起身,這一點在第兩天早上才真正意識到對體力的消耗真的很大,因為肌肉的痛一直在提醒著我,到最後一天感覺透支,肌肉的痛也到了高峰,這些種種的經驗,之後會間接地改變了某一些作品。到了拆卸作品日,時間只有一天,因為作品的存在型式是一次性創作,不可以再次裝置,拆卸所需的時間是足夠的,但拆卸裝置後,留下了大量不能再次使用物料,由此再思考有關一次性創作的作品與其物料之關係,這一點,在往後成為創作內容之一,往後有數件作品都推向這一個方向,而”...日夜...(2.7)”這一件作品所留下不能再用的物料,在二零一二年的個展中,就成為了一件反思一次性創作物料的作品。
同樣地,展覽順利地完成,但工作同樣未完成,感覺比上一年的工作多,展覽完結就開始著手報告書和單據,而且亦收到了第三次展覽資助的通知,所以同時展開了下一年展覽” ...日夜...(第7年)”的輪回生活,做作品、做策展、找場地、做文件、做設計…等等。
在十二月份時,另外參加了一個聯展,就是JCCAC官方首次舉辦的「JCCAC藝術節」,主題是「對啊!門打開了」,感覺這一年官方主導的展覽,是這十年來註中心藝術工作者聯展中最有趣的一個,而這次展覽亦體現了之前對一次性創作的回應,展出作品就是以另一件一次性創作品,在拆掉下遺留下來的作品碎片為基礎,再以標本形式展示。
二零一二年 - 第六年
創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所以需要推動力,每個藝術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方法來推動自己的創作,在香港能夠持續地進行創作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是生活、是工作、是什麼都好,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都足以停止所有創作活動,而當時我推動創作的動力,就是確認或承諾一個項目,不論是對他人或是對自己,都是一種自律<筆者對這一點的詳情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持續創作的起點”(註九)> 。而當時我使用和第三方確認展覽活動,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沒有後退的局面,這幾年都是以這種方式來推動,直至近年才減輕這一種自律的規則,因為已經成了習慣,不需自律也會安排工作,但是之前的這六年來,都是以確認活動來保持這一種推動力。
在八月份,今年唯一個參與展覽,是連續第三年得到資助的個展,這個展覽的設定是一個心理上交接點,因為在同一課題上進行了七年的創作,當時希望為這一個時期的自己作一個總結,但這總結並不是想結束這個系列,而是一個回顧,借此作為往後創作的推動力。展覽希望對自己或是對觀眾都呈現一個目的性的結果,對自己,希望借展覽呈現的是一個能夠回顧種種經驗的拼圖,在不同的拼圖上找尋接合點,同時以此作為另一個起點,而對觀眾,這個展覽希望呈現的是一個過程,除了作品本身想傳達的信息之外,希望把這種創作過程的經驗或是一個創作上的流程展示給觀眾,因為創作和自身經驗是有直接關係,而一件作品的出現總會和某些自身的經驗連結而成。
展覽場地同樣是JCCAC藝廊,上次是L0藝廊,而今次是L1藝廊,空間感不及L0藝廊,但L1藝廊在間隔上可改動或變化較大,在思考展覽的鋪排上,這場地比較適合今次展覽。展覽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都在展場發生,第一部份是展示過去,第二部份是展示現在,第三部份則回顧這些經驗,希望歸納出一些觀點或角度。在展示過去的部份中,包括了創作地圖和作品的相片,這部份給觀眾一個整體印象的畫面,借用創作地圖來告知觀眾一個創作過程的發展,並且所有舊有的作品都以相片型式展示一次,而使用相片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不同的限制,但同時相片可以希望淡化觀眾的第一印象,以便觀眾進入第二部份,第二部份的展覽中一共展出五件新作,由回顧作品的相片,到新作的實物,觀眾會較易去觀看作品<筆者對展覽場地的觀點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展覽場地”(註十)> 。至於第三部份,完全是個人使用,對觀眾而言,展覽場地是一個展示作品的地區,但對我來說是一個和作品面對面,但沒有說話的交流,所有的交流都在腦海中,結論是沒有,只是相信應該繼續按這一個發展而行,到了十二年後的今日,仍然是繼續當時的相念而行。至於這些大量前期工作、同時又要完成作品和完結展覽後文件工作,都是一如過去兩年方式完成。
謝諾麟 /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待續@10月…第四節上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上))
(待續@12月…第四節下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下))
(註六)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淺談純藝術 - 五年後再說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5-25-2137
(註七)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養活藝術生命的收入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7-01-25-0709
(註八)
文匯報 2014-11-04 (Tue) C1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觀眾 (一)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1/04/OT1411040002.htm
文匯報 2014-11-18 (Tue) B9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觀眾 (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1/18/OT1411180009.htm
文匯報 2014-11-25 (Tue) A24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觀眾 (三)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1/25/OT1411250003.htm
(註九)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淺談純藝術 - 持續創作的起點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7-26-2139
(註十)
文匯報 2014-12-02 (Tue) AA12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 之 展覽場地(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2/02/OT1412020003.htm
文匯報 2015-02-24 (Tue) A27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 之 展覽場地(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2/24/OT1502240002.htm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8《非決定性相關的事》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文的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8《非決定性相關的事》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07-15-1809

畢業展的季節又到了,這是一個充滿回憶而且浪漫的說法,上一次以畢業展為主題已經是二零一五年,看展覽已經是一個習慣,特別是畢業展覽,可能是這一種回憶感和親切感,而更重要的是那一種新鮮感,今次觀看的畢業展覽名為《非決定性相關的事》,有趣的命題,不過筆者對於聯展的命題都是習慣地不會太留意,反而把注意力放到第一印象下能吸引筆者目光的作品,在這一次展覽中,不少作品都吸引著筆者,吸引並不是指有趣而已,或是把眼睛停留多過三秒,而是作品本身,由外在表述,以至作品內容或是隱藏訊識,都能夠帶動思考或反思的吸引,才算是一種有價值的吸引。還是回到主要展覽內容,只說吸引著目光可能有點抽象,或用展覽作品作為例子,這可能更易理解。

今次最先吸引著筆者的作品,並不是單一的作品,而是大量的錄像作品,今年的畢業生一共有四十人,涉及錄像元素的作品就佔有十一件,大約是全部作品的25%,佔有一個不小的比率,亦可說,同時間在畢業展覽中,見到這個數量的錄像作品機會不多,前一些說涉及”錄像元素”而不是錄像藝術,是因為每一組作品的建構都有不同原素,有的是以錄像為主的純錄像和裝置錄像,有的是裝置與錄像並存,有的是裝置為主並滲入錄像原素,這一個多元性是筆者最為雀躍,因為筆者早期亦是進行錄像藝術,回憶在二零零七年,筆者參與的畢業展覽上,就只有兩件錄像作品,約佔5-6%,所以對於錄像藝術的作品,總是帶有一點情義結。作品內容的覆蓋由處理內在的心靈問題,以至對外在世界的感覺都有,內容上完全是自我情感的表達、或是由情感上發展出的種種疑問、或是就生活的題目上對自己的質疑或是提出疑問,或是沒有主導內容的純粹抽象影像,以至把影像融入裝置當中,而成為裝置一部分的影像,種種不同的內容都包含在內。

感覺是已經衡量了作品的需要,而進行哪一種裝置型式,由純粹的影像,到設定於某些裝置上的影像,或是和作品處於共生狀態的影像,或是存在於裝置作品內的視像元素都有。而整體感覺,所有錄像裝置的內容和形式,都是處於一個理想的狀態,同時符合一個作品與作品和作品與展覽場地之間的關係,當然要把更高規格套到作品內定有可說的內容,但這不是筆者的方向。

對於觀眾,理解錄像藝術作品好像是較為困難,錄像作品需要時間來消化,走馬看花的只看幾秒錄像,就如一張油畫,只觀看其一個角落,而且與觀眾的第一接觸,沒有像油畫或裝置作品般震撼的感覺、也不及攝影或陶藝般的真實而且直接,雖然錄像藝術沒有突然而來的衝擊或可能沒有可觀畫面,但錄像作品就如一連串地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畫面,配以聲音,能夠提供更多可閱讀的訊識,而且使用錄像藝術作為媒介,必然有其他媒介不能取代的理由,同時比其他媒介,只有耐性才是閱讀錄像藝術的鎖匙,所以筆者更願意嘗試閱讀錄像藝術作品。以上是對展覽整體的概念,而下文是幾件筆者最為留意的錄像作品。

第一件是李雪瑩的作品”抱空”,分別在不同日期觀看了兩次,出現一個由零感覺到喜歡的反差,作品片長18分鐘,由一個電視,分割出兩個畫面所組成,畫面中的內容見到一位少女擁抱她的家人,包括了面對面的擁抱,和整個人壓在熟睡中家人的擁抱,畫面中見到少女擁抱家人,第一次觀看展覽時完全沒留意,經過時看到的,只覺場景和事件得是固意刻畫的畫面,意識上覺得是借擁抱這一個動作,來反映些什麼現象或是尋找些什麼,在第二次再到展場觀看時(因第一次觀看時是開幕,太多人而走馬開花下完成),加上閱讀了藝術概念的說明,了解到李氏在捕捉的,並不是透過身體的擁抱而獲得真實的感覺,而是透過這一種狀態來捕捉她與她外婆之間的關係,其實李氏在尋找的可能是虛無,展現出她擁抱不能擁抱的一種追求或是渴望,雖然筆者不太喜歡透過標題和藝術概念說明來閱讀作品,但這作品當是需要透過概念說明才能得到閱讀的鎖匙。

第二件是馮淞淵的作品”明天與明天”,其探討的問題是訊息萬變的資訊世代,作品由七部舊式電視為主,裝置在七個鐵架之上,畫面是配以大量由互聯網上找到圖象,以循環方式地顯示於七個畫面之上,其圖象包括了圖片、符號、象徵意義物等等,做出了一個馮氏所展示出的世界觀,是流動性、是印象性、是真實、是不確定、是超現實、是循環、是不能逃避等等,大量訊息流入,其實可接收的卻是有限,這可能就是”明天與明天”的其中一個可能。
而對於筆者,被作品所吸引的是其裝置的形式,作品是由感性主導其方向和內容,但裝置的內容卻是由理性所驅動,這些情況不時由一個概念所開始,所以作品是其影像,裝置是作品的載體,就像是靈魂和軀殼之間的關係,這作品展現了這一種一致性。再者,其裝置形式是可以被說明,這點是筆者所留意的重點,不時會見到展覽的作品,其裝置形式並理想,能夠被閱讀出未夠細緻,如影像作品,其作品只是影像本身,播放裝置並不是作品的一部份,但現實是需要這些播放裝置才可完成作品,這情況只可把這些元素藏起來。而馮氏的作品對其裝置的需要作出了說明,而這說明是筆者所接受,當然仍有可以處理更好的位置,但這作品已大至理想地處理了這些問題。

第三件是馮正權的作品”Power of Line”,作品由三個影像所組成,展示了人和線的關係,嚴格地說應該把線說成界,是劃界的線,這些線被賦予權力,如交通上的種種不同使用線,這作品是較為抽象的一件,但閱讀元素很清楚。其中一個畫面使筆者停下來反思,畫面見到地上有一條黃線,一隻手放在黃線上面,另一隻手執筆,在黃線上面的手,畫上一條黃線,就如連接了地上的線,這畫面出現了很多直得反思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因為觀者不同經歷而有不同問題的出現,界限是權力,亦是限制,是誰制定限制嗎﹖我是存在於這限制嗎﹖是自我加上限制嗎﹖需要自我限制嗎﹖是接受限制嗎﹖是因為環境而需加上自我限制嗎﹖環境是自然存在或是我先於自然存在﹖我需要跟隨環境或是環境需要跟隨我﹖在心靈上,因為有了世界這一個界,把認知限制於這個世界的界之上嗎?這問題不會有絕對的答案,但正好是啟動自我反思機制。

在這一個展覽中,對於錄像藝術作品出現了一個高比率的出現度,雖然不能說是一個新趨勢,但可以理解為這一個媒體在畢業展出現的頻率是一個選擇的結果, 他們選擇新媒體而非傳統藝術媒體,這當然是個人取向,但這取向是因為錄像這一個工具,能夠展示出藝術工作者所期望之內容,而且亦只有這一種媒體才能夠展現作品應有的狀況,如果說只有錄像才能表達這一種概念的話,是不是可以被閱讀成傳統藝術媒體已經不能提供這一種多元性的內容以滿足藝術工作者?

最後,筆者對所觀看的作品,定有其態度、立場、方向和觀點,而筆者對這幾點的指向,可以參考於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一五年間,三篇有關不同畢業展覽藝評的文章節錄和二零一六年的文章藝評人(註一)。

謝諾麟
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五日
--------------------------------------------------------------------------------------------------
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課程-《藝術文學士畢業展二零一八-Sometimes Irrelevant 非決定性相關的事》
地點:包氏畫廊,香港藝術中心
展期:7月7至22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
(註一)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淺談純藝術 - 藝評人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6-25-2204

節錄-文匯報 2014-07-29 (Tue) A29 文匯副刊-藝評:黃振欽與李雪盈:「相連」到不同領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7/29/OT1407290002.htm
“…在這一類展覽中除了看到新一代藝術家的創作外,還可以看到院校中潛藏的特色,這些特色可以是由師資影響,亦可以是由學生的不同背景所組成,在展覽中不難察覺。…”

“…藝術系碩士生舉行的畢業展覽,在觀看的角度與要求上,就有一點出入。… …剛進入藝術世界的新人,不論在哪一方面都有一點點包容,而碩士生畢業展覽中,筆者在不知不覺間收起包容度,亦把要求和期望提高。…”

“…任何人對於作品的觀看、喜好和思考方式都各有不同,筆者比較喜歡在作品的狀態和內容上著墨,同時期望能夠透過作品來帶動思考上的運動。…”

“…作品都帶有這一種可觀性及思考性,以至引導思考進行運動,雖然這並不是或未必是藝術家所期望的主觀結果,但能夠在展覽中,因為展品而帶出思考的運動,同時在思考中尋找不確定的東西,在腦海中漫遊,對筆者來說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節錄-文匯報 2015-09-01 (Tue) A37 文匯副刊-畢業的季節 一個「 」:另一個藝術文學士的畢業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01/OT1509010014.htm
“又到了畢業展的季節,感覺真的不錯,既是自我充實的時機,又是了解這個年代的創作流向,而筆者之所以喜歡參觀畢業展,是因為在展覽中都能走到不同新進藝術家的思考中,來一點點新的衝擊,這其實不錯。在各院校的學士畢業展中,不時都會老生常談,喜歡說到學院自有學院特色,在畢業展中可以一覽無遺地見到,…”

“…畢業展其實是一個有趣的經驗,不論是藝術家們或是觀眾,在參觀畢業展的觀眾中,不少可能是畢業生的親友或朋友,如果這是他們第一次參觀純藝術的展覽,會是一個不錯的體驗。而站在藝術家(畢業生)的角度,這展覽可能有密集而多種的經歷和經驗,如策展、參展、統籌工作等等,更重要的就是面向觀眾,這些經驗都會幫助他們將來的發展,特別是在香港這一個純藝術發育不良的地方。”

節錄-文匯報 2015-07-14 (Tue) A31 文匯副刊-又來到了畢業展的季節 - 2015浸大視藝本科畢業展觀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14/OT1507140002.htm
“…,一般在藝術學士的展覽中,由於多數都是新進的藝術家,所以觀看的重點不是以筆者所喜歡的創作系列連帶關係為主,而是觀看他們在創作上的起點,這起點是指方向、內容、物料、手法的準確度,以至往後發展的可能性。…”

“…在觀看學院的畢業展覽時,不時都會談到院校特色或影子,而在這一次展覽,類別方面可說是十分多元化,不論在主題、內容或媒體,展覽中並沒有單一化的創作類別或影子,這是有助於平衡藝術環境生態,而百花齊放本身就是這個生態應有的結構。…”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一)


淺談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3節,其之一)
~~~衷心感謝每一位在這經歷上相遇的朋友。~~~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06-15-2033

本文以經歷來說明,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活是如何可能,這是一種什麼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如何開始﹖如何形成﹖如何建立﹖經驗的累積下創造了什麼﹖存在後是如何維持﹖……等等大量的問題,對種種不同的疑問,作出能夠理解下的回應,或者說,這是筆者對藝術上的種種事項,由經驗的累積下,總結出在我這個主體下,某一種藝術生態下的說明和定義。
全文分為四節,第一節是序,第二節是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第三節是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最後一節是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一) - 序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是搬離香港藝術學院所提供工作室的日子。當時的課程規劃,學院會為所有最後一年(即第三年)的學生提供了工作室空間,以便學生進行創作,亦讓學生體會到工作室對藝術工作者是有其獨特的重要性<筆者對工作室的態度和觀點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工作室”(註一)> ,我把學院提供工作室的動機,分析為了解工作室的過程,當時香港藝術學院所提供工作室的位置十分不錯,位於灣仔藝術中心十五樓,以當時的語句來形容,沒有比無敵大海景更貼切,除平日可以看到幻彩詠香江外,過時過節時更可以看到維港煙花匯演,第三年學生的工作室位於兩個不同樓層,都是供學生共同使用的大房,一個是主修油畫,另一個是主修陶藝,主修油畫的空間,每人可使用的空間大約有二十呎至三十呎。而我們就在這個創作空間,如同日常生活般的過了一年,同學們只要一有時間或是剛剛下班,都一定會回到工作室,是休息、是創作、是拍拖或是什麼都好等等,大家總是熱愛回到工作室,學習氣氛十分之好,在這種學習氣氛下,建立了自己對藝術是什麼的基礎概念<筆者得到對藝術是什麼的概念,請參考”淺淺談純藝術之「藝術是什麼」(註二)> 。
在課程第三年的中後期,已經決定了繼續藝術創作的工作之上,於是便和兩個同學在觀塘找了一個約一百尺的工作室,三人一同使用,租用工作室的原因是為了繼續創作,同時亦是為了二零零七年八月的畢業展作出準備,當時除了火炭藝術社區外,另一個在觀塘的成運工業大廈,大廈內有十多二十個藝術工作者,而搬進這個工作室開始,就進入了某一個純藝術的生態環境,同時亦展開了”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的第一年。

(二) - 2007年至2009年 - 實習、尋找期

二零零七年 - 第一年
剛剛完成了所有的課堂,但未完成畢業展和行畢業禮,這一年可說是積極的一年,熱血的一年,早在二零零六年仍在學的期間,在同學圈發起了”策展計劃”,是指參加的核心同學,都需要嘗試策劃一個展覽共參與者展覽,做一個沒有支援,單打獨鬥的策展人<筆者對策展人的理解請參考”淺談純藝術之策展人”(註三)> ,簡單而言就是一個人全包所有工作,而且目標是在二零零七年八月的畢業展之前完成,這是為了豐富履歷之餘,更重要的是獲得策展的經驗,最後這個”策展計劃”一共有三個展覽成功策劃,分別是由我負責的”撞藝展”,在二月份牛棚的1A空間舉行,另外兩個展覽分別都是在四月份舉行,分別在金鐘的視覺藝術中心舉行的”Momentum” Art Exhibition,和在中環的Culture Club Gallery舉行的”Sentiments” Art Exhibition。
在二月份”撞藝展”的同時,參加了第一次觀塘的工作室開放活動,是剛剛搬入觀塘工作室不久的時間,當時主流的工作室開放地區是火炭,其他的藝術社區亦開始工作室開放活動,如當時柴灣亦出現藝術社區的初型,活動的氣氛算是良好,不景感覺上這是藝術發展上熱血的年代。
七月份,參加了當時由藝術公社舉辦的展覽”出爐2007”,展覽場地在牛棚的藝術公社舉行,是一個供藝術系畢業生的展覽平台(這活動至今仍在進行中),當時參加的學院有香港藝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出爐2007”除了在牛棚的藝術公社展出外,同時亦申廷展出到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 L1天幕廣場,在該展覽場地的展出至八月尾。
而到了八月份,就是這段時間最煩忙的日子,第一次三個展覽同時發生,兩個展覽是參與,一個是由自己策劃的聯展,首先是剛剛提到的”出爐2007”,及後兩個活動都是在香港藝術中心中發生,分別是參與了在包玉剛及包兆龍畫廊(下稱包氏畫廊)的畢業展”To be, or...”和自行策劃於白管子(現稱香港藝術學院畫廊)的聯展”自私史”,同期展覽完全是為了有共鳴效果,因為畢業聯展的觀眾必然是多,希望能夠借助畢業展來增加另一個展覽的觀眾,所以”自私.史”的開幕日期和畢業展”To be, or...”是同一天,只是開幕時間上的不同,始終地點都只是同一大樓的五樓和十樓。而在包氏畫廊的畢業展”To be, or...”,印象中是多年在包氏畫廊的藝術文學士畢業展中,空間感最舒適的一年,因為每年畢業的人數不同,做成展覽中不同空間設定的運用性,這一年的畢業總人數,包括了主修油畫和陶藝的學生,為數也只不過是三十人,在一個佔地兩層約五百二十七平方米的空間,放置三十組藝術畢業生的作品並不是困難的事,特別是香港的藝術學生,思想的創作空間可以無限,但現實的創作限制是無可避免,受著環境空間的限制,作品一般都不會十分巨型,所以在這個的地方置了三十組作品,是一個十分舒適的展覽環境。而我在畢業展中展出的作品,是唯一需要黑暗空間的影像作品,最後分到的位置,是位於五樓展場最入的獨立房間(約五百尺)內。第一年可以說這樣地完結。

二零零八年 - 第二年
這一年真正感覺到完成了純藝術的學位課程,進入了一個陌生且現實的純藝術世界,在機緣巧合下,三月份搬離了觀塘工作室,搬到石峽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下稱JCCAC)工作室,搬離了觀塘的工作室,大約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年初這三個月都是準備搬遷的工作。在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因到訪朋友工作室關係,再次到訪觀塘工作室的大廈,經過工作室單位的門外,只有一種十分熟悉的感覺,但我竟然忘記了這個地方就是我之前的工作室,時間真的樣人容易忘記。
在搬到JCCAC的同期,即三月至五月份,參與了另一個大型藝術活動的工作-“藝術貨櫃計劃”(Art Container Project),而展覽場地就是當時以至現在都是火熱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分別是當時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面方了三十七個貨櫃,組成”何去”兩個字,只有在高處才能看到,現在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施工中的一個地盤。有幸地在工作委員會中負責錄像統籌,所見所聞都大開眼界,參與的藝術家多達三十八人,多數的藝術家至今都是活躍於藝術圈,“藝術貨櫃計劃”可說是香港最大型的自發性戶外藝術活動之一,而這並不是一次性的活動,在西九的展覽只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在同年在七月十三日展開,是藝術家們所畫的藝術貨櫃正式出發,進行其自身的旅程,當時船公司安排了一眾藝術家和工作人員,到荃灣的貨櫃碼頭共同見證藝術貨櫃首航和參觀貨船,而三位參與藝術貨櫃的藝術家更隨船進行這一次首航,為第二階段的活動展開序幕,整個活動共分三個階段,相關“藝術貨櫃計劃”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部份,第二階段還有很多活動,而第三階段就在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四年所發生,之後再談。
回到於JCCAC工作室的內容,JCCAC是一個新的藝術社區,是個綜合大樓的概念,包括了工作室、畫廊、劇場和商店,不同界別的藝術媒體四散在工作室區的不同樓層之中,感覺有點零亂,應該說沒有了主題,反正是工作室,這並不是我所關心的事項或工作。
這一年的展覽和活動,主要都在JCCAC之內發生,第一個活動就是非官方的工作室開放活動,這是一個自發的工作室開放活動,在新的工作室,新的工作室名稱(yylz),新的環境,新的鄰居,但不少面孔卻是十分熟悉,因為不少朋友都是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或是來自觀塘工作室的朋友,所以整頓好了自己的工作室後,便開始實踐一些工作,第一樣就是工作室開放,這是較容易完成而又不太吃力的工作,當時搬入了JCCAC約兩個月,在五月份的時候,已經快速地聯同幾位朋友,完成了第一次工作室開方活動,是一個以半工作室和半展覽型式的展覽,參與的一共有四個工作室,各自有各自的主題,我們工作室的主題名稱叫”Existing”。
在這一個活動完結後,接著就是JCCAC的官方活動,九月二十六日是JCCAC開幕的日子,同時參加了兩個周邊展覽,展覽在JCCAC的畫廊舉行,分別是“Art@SKMFE Glittering in the Factory”和”Art@SKMFE A Recollection of Time,筆者在當中展出了三件作品,這是一個開幕聯展,沒有太大個人層面上的意義,工作室在九月和十月份亦有開放,想應該是配合開幕而已。
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再次回到白管子(現稱香港藝術學院畫廊),因為策劃了一個回應上一年畢業展的展覽,當時畢業展名叫”To be,or…”,是哈姆雷特的名句,是自我在一個決擇上的問題,而今次的展覽名叫” To be… a year after ”,完全是回應當前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其實每一年至今存在於腦海中,一同上路的同學,仍有多少人在這路上呢﹖展覽雖然看似一個接著一個,但背後有很多工作是不為人知,其實在二零零八年一月份已經為開始為這一個展覽進行籌劃。而”藝術本地”這名稱就是在這一個展覽開始出現。
這一年在JCCAC工作室的開始,就正式展開了”...日夜…”系列在JCCAC發展的十年光陰,而我亦體會到JCCAC這一個藝術社區的種種變化過程,本文不會詳細描述這個藝術社區的成長或是改變,這並不是本文的重點,有機會再談。

二零零九年 - 第三年
藝術工作就是這樣的工作,沒有人會要求你做什麼,亦沒有人會迫你做什麼,所有的工作都是出於自律,對剛剛畢業帶有一點點熱血的我來說,在新的工作室和新的藝術空間之下,帶來了不同的衝擊,展開了探索JCCAC的可展出空間或制作作品空間的可能性之旅,當然不是因為有了場地而去做作品,那樣的話就太本末倒置了。
在二零零九年四月份,”…日夜…(14)”這一組作品安裝於JCCAC L0/F的電梯大堂,其實早在二零零八年已經有了這一件作品概念,”…日夜…(14)”是一條鐵制樓梯的側面,類似樓梯的浮雕,在二零零八年的十一月份,開始了在六樓的公共空間進行了作品制成的試驗和可能性(本文不談作品概念),同時在JCCAC的不同空間尋找合適的位置和可行性,最後找到L0/F的電梯大堂和L1畫廊外的牆身是合適的位置,於是在二零零九年二月向JCCAC提交了計畫書,最後作品在二零零九年四月份安裝於L0/F的電梯大堂,這是第一件長期安裝於在公共空間的作品,到了在二零一零年三月,在JCCAC的新聞稿發佈中<註四> ,這作品納入”公共空間藝術品展示計劃–「哂冷」”之內,好像是該計劃的第一件作品,這作品一共展出了兩年四個月,於二零一一年的八月拆除,這是一個有趣而實在的經驗。而同時這一年間,在JCCAC這一坐建築物上探索空間(非已公開可以試用的公共空間),尋找可使用於創作的位置,以至在這些空間上,獲得了不同經驗的可能性,所以這一年使用了很多不同的空間,由走廊、樓梯口到天台等等,都嘗試了不同的創作等等,當然這些都是跟JCCAC的聯絡和安排下完成,只不過當時還有不少計劃是被拒絕。
這年除了上述的作品外,同時參與了幾個不同的展覽,各有不同原因而參加,第一個是二月份由JCCAC撮成的展覽,是香港藝術節的附加節目《在尖沙咀發現石硤尾 - 2009 年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展覽,展覽位置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印象中空間有所限制,作品的尺寸不能太大。
七月份,是參與了“藝術貨櫃計劃”第二階段的活動《藝術行街》,身份亦由工作人員轉成藝術工作者,展覽最有趣的地方是流動性,展覽場地是一輛五噸半的貨車,作品就放在貨車上,遊走在香港不同的地方展出。這一年有關“藝術貨櫃計劃”的活動沒有停下來,十一月份參與了另一個“藝術貨櫃計劃”的工作,身份回到工作人員,為「游子意‧故人情」的講座進行拍攝,講座亦包括了當時幾位隨船首航的藝術家,對這過程作出分享。
而八月份的”石硤尾藝術家聯展「廠撮」”,當時的我了解這展覽為JCCAC的年展,當然這說法並不準確,而且聯展需因應場地和分配關係,作品的數量和大小都有一定限制,或因應場地而作出修正,這也是現實的一部份。
在二零零九年十一月,本年度的最後一次展覽,也是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撮成的展覽系列之其中,展覽場地在荃灣荃新天地的一個店舖內,而這一節的展覽名叫”Daily Life” ,在商場之內的純藝術展覽感覺好像和觀眾有點距離,這距離不是說作品的可觀性或可閱讀性,而可能是觀眾有關<筆者對此內容的詳情請見另一篇文章的段落(註五)> 。

謝諾麟 / 二零一八年六月十五日
(待續@9月 … 第三節 - 2010年至2012年 - 展覽期)
(待續@12月 …第四節 - 2013年至2018年 - 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參考網頁
http://www.artcontainer.hk/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http://www.hkac.org.hk/tc/gallery_pao.php
http://www.hkas.edu.hk/en/about-the-gallery
http://www.jccac.org.hk/
http://tseloklun.blogspot.hk/

(註一)
文匯報 2015-01-06 (Tue) A31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工作室 (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1/06/YC1501060002.htm
文匯報 2015-01-13 (Tue) A28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工作室 (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1/13/YC1501130003.htm

(註二)
文匯報 2015-05-19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是什麼」(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19/OT1505190002.htm
文匯報 2015-05-26 (Tue) A33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藝術是什麼」(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26/OT1505260016.htm

(註三)
文匯報 2015-01-27 (Tue) A34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策展人(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1/27/OT1501270002.htm
文匯報 2015-05-12 (Tue) A32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策展人(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5/12/OT1505120002.htm

(註四) JCCAC-2010年3月5日新聞稿發佈
http://www.jccac.org.hk/?a=group&id=b_4&doc_id=271

(註五) 文匯報 2014-10-14 (Tue) A31 文匯副刊 - 藝評:淺談某一個於純藝術角度的生態環境(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0/14/YC1410140003.htm
“觀眾的認知仍在發展期,由於觀眾的認知和水平各有不同,以至觀眾的接受層普遍在於較易接受的某些藝術層面上,如普普藝術等。或者由藝術教育角度來觀看受眾對藝術的認知,以筆者自身的經驗,在香港傳統的教育下對藝術的認知來作切入點。在整個中小學的教育中,筆者未能把藝術這一個文字形象化的同時,腦海只有十分之抽象的畫面,什麼是藝術,或者答案會是畫畫或陶瓷就是藝術,不論內容是什麼,總之畫畫就是藝術。如果把字眼由藝術換成法律、醫學、科學,相信所有疑惑眼光都會消失,而且答案是肯定而且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