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實踐純藝術 - 淺談新水墨(第四回):由「墨化潛移」的作品看”後.新水墨” (後篇-外在的表達手法篇)







實踐純藝術 - 淺談新水墨(第四回):由「墨化潛移」的作品看”後.新水墨” (後篇-外在的表達手法篇) 

Youtube Channel
https://youtu.be/jSEi66KnCI4

淺談新水墨(第四回) : 由「墨化潛移」的作品看”後.新水墨” (後篇-外在的表達手法篇)

在展覽中,作品所呈現給觀眾的外在內容,都是經過藝術家思量而得出的結果,而.新水墨.新水墨在外在的表達手法的這一個課題上,就出現了方向上與目標上的不同。

對於.新水墨在外在的表達手法中,這一點的內容和處理手法,並非.新水墨所關心的內容,因為著眼的內容是以技法上的鑽研,裝表是另外一門有別於.新水墨的內容,所以才會指出,外在的表達手法並非.新水墨所關心的內容。

對於.新水墨在外在處理手法的內容上,即是指裝表的工作內容,.新水墨可能只會就裝表的基本內容作出要求,其後都是裝表人員自身的要求,因為在裝表的層面上,已有一定的格式或條件是.新水墨所跟隨的,亦有著另一套要求,同時亦非.新水墨的藝術家,所需要兼顧的內容。所以在這些條件的分析下,對於作品外在的處理手法,由此至終,都不是.新水墨所關心或者是需要處理的部份,不竟技法的發展才是.新水墨的核心內容。

至於.新水墨所關心的內容,不單只是在淺談新水墨(第三回)中,所重點談及的概念,而且關心的內容是包括作品由內在的概念,到外在展示的種種原素,都是.新水墨的核心內容。而外在展示的種種原素,是指外在所有的元素,即是由展覽場地所見到作品的整體,每一個在作品見到的物料裝置、以至是框架、什至環境或是燈光的要求等等,只要是作品呈現於展覽場地的內容,都是其關心的內容部份。

正因為作品的內容都並非單單以技法進行創作,而是以更多的要求和條件來對作品作出其概念的表達,通過熟悉且合適的手法呈現到外在,所以之前幾種".新水墨"的定義,都不適用於這個展覽的某一些作品之上。

而本節最後會以「墨化潛移」的作品,來分析外在的表達手法於.新水墨.新水墨之間的最大差異,首先,.新水墨部份就如本文初所指,外在的表達手法並非.新水墨所關心的內容,所以沒有進一步分析的需要。而「墨化潛移」的作品,是如何展現.新水墨於外在的表達手法中,所關心的內容。在作品中,並沒有什麼初步介入中度介入或是完全介入的例子,只要是超越了.新水墨的作品,都總稱之為後.新水墨

以幾件在「墨化潛移」的作品作為例子,就能夠見到由.新水墨進入.新水墨的跳躍,由於本節的切入點是外在的表達手法,所以作品內在的概念等等就不加以閱讀,這一點可參考淺談新水墨第三回的概念

正如之前的論述,由於.新水墨著重技法的發展,所以對所有外在的發展,都會視為是一種突破,而展覽「墨化潛移」的作品,不少都帶這一種突破色彩,例如帶有初步突破性的內容介入,就是出現了由紙材自身物料上的併貼,或是作品本身的載體物料,以木板來代替紙材。接下來的作品,都是直接地介入而轉變了外在條件,其中一件作品在裝置過程中,出現了意外的裝置效果,而裝置過程中,出現了意外的內容非作品內容,最後亦被藝術家判定需一同要展出。另外,有裝置作品,以線伸廷至放在地上的鏡子,以一個組合的型式存在。亦有裝置作品,完全是概念性地以新水墨以外的手法,以及和新水墨接近完全沒有關係的物品來進行作品本體的創作,還有其他相約的例子就不加以論述。

如果在.新水墨的條件下,這些都不能說是新水墨的作品,但在.新水墨的理解下,展覽中接近一半的作品,都是在這樣的外在的表達手法下進行,這個數量,還未包括在淺談新水墨第三回,概念篇所指的作品

2022-10-12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實踐純藝術 - "作品上的我和非我 和 意義網絡 (作品”…日夜… (29.1)”解說)" --- 上下全篇

 實踐純藝術 - "作品上的我和非我 和 意義網絡 (作品”…日夜… (29.1)”解說)" 全篇 

Youtube Channel

淺談純藝術 - 作品上的我和非我 意義網絡

(作品”…日夜… (29.1)”解說)

 

-----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

 

第一節   ”…日夜… (29.1)”的緣起

第二節 作品中的非我

第三節 意義網絡

 

”…日夜… (29.1)”是一件已記錄型式為主的作品以一系列累積了十三年的飯盒相片所組成相片的格式一致每一張相片都是以飯盒作為主公整地排列在牆上橫一百一百張直二十張一共有二千張的相片

這作品有什麼意義作品的內容有什麼意義作品的對象是誰作品的功能是什麼橫跨十三年的創作仍繼續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作品之上會連系到非我 作品具有什麼的反思工能意義網絡指的是什麼對於的意義網絡和非我的意義網絡又是什麼而意義網絡又具什麼反思工能

以上的問題都會在本文的第二節和第三節中作出回應要進入主題中所作品上的我和非我意義網絡之前先要了解到題目中”…日夜… (29.1)”是如何展開和發展這一件作品的緣起至今

 

第一節 - ”…日夜… (29.1)”的緣起至今

緣起於二零零八年在創作”…日夜…”系列的第三個年頭以生活循環作主題相片以一系列的生活內容為記錄主題在漫無目的地開始把生活的鎖碎事項記錄下來當中包括了早餐午餐和晚餐在累積大量的素料內容後在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的五年間不斷思考和整理碎片這是第一次的沉澱時間整理出來的結果是以一組相片來表達橫二十二張直十共三百十四相片內容同樣都是飯盒都是的飯盒這作品在二零一二年完成名為”...日夜... (20)”的裝置是第一件以這形式表達的作品當時的思考十分直接借作品的完成來反思整個過程直接思考自身的習慣會否受他人影響或改變

 

作品”...日夜... (20)” (1)當時的Artist statement是這樣的 :-

<<<"再次在生活的循環中尋找不段重複而又帶著細微不同的原素在每天工作的生活中都會帶由母親所做的飯盒作午飯每天如是近年間開始習慣把午飯的飯盒拍攝下來之後把相片裝置成” ...日夜... (20)借作品思考自身的習慣會因他人或特定的人會否影響或改變至今的結論是 ”自身的習慣必然受他人的習慣影響或改變同樣地這一種影響是互動”>>>

 

”...日夜... (20)”之後同形的作品分別在這幾年間發展於二零一三年在正/側畫廊展出的”...日夜... (22)” (2)試作以晚餐為主題單純的試驗品於二零一四年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視藝大樓顧明均展覽廳展出的”...日夜... (27)” (3), 是再疏理思考和回應之前的兩件作品包括”...日夜... (20)””...日夜... (22)” ”...日夜... (20)”中提出 借作品思考自身的習慣會因他人或特定的人會否影響或改變?” ”...日夜... (27)”就是回應這一個問題自身的習慣必然受他人的習慣影響或改變,同樣地這一種影響是互動的"作品本身具有作品特性的功能外同時亦具有啟反思的功能由這作品推至下一件作品再進入作品中展開和反思交的循環之中

 

作品”...日夜... (27)” 當時的Artist statement是這樣的 :-

<<<《…日夜…》系列自2006年開始,《…日夜… (27)》是延續《…日夜… (20) & (22)》的創作。在思考自身的習慣會否受他人影響或改變時,發現“自身的習慣必然受他人的習慣影響或改變,同樣地這一種影響是互動的"。本作品把這個狀態繼續伸展,把二零一二年間所有在特定條件下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的相片展示出來。>>>

 

        到了二零一六年在香港藝術學院藝廊的個人展其中三件展出作品就是在這個分支下所衍出來其兩件作帶出了意義網絡的概念﹐當時佢未使用意義網絡一詞是我在作品的中, 透過反思而得到的階段性結論當時的三件作品分別是” ...日夜... (28) - 1年早餐“(4) /” ...日夜... (29)” (5)“...日夜... (30)” (6) 最後一件的“...日夜... (30)”,是一試驗品站時不會有後續工作” ...日夜... (28) - 1年早餐記錄了2015年的早為時間在作上的位置定下界線定下界線是需要但需要以作品所表述的內容為前設方能作出定案就如” ...日夜... (29)” 作品沒有定下時間界線因為作品所談及包括作品的成長” ...日夜... (29)”就是本主題作品” ...日夜... (29.1)”的延續﹐或可以說是成長所得的形態﹐在這次展覽的經驗後以這為基礎和累的經進行反思其實是制造了更多問題出來但這就是” ...日夜...”系列的創作模式以作品來制造了更多反思的工具一種必經的過程第一步是創作創作過程包括創作經歷作品展示在展示期間進行反思和沉澱得出新一系列的問題以下一件作品回應問題接著是再回到第一步的創作在十年之後得出了一組用字就是意義網絡 亦進入了” ...日夜... (29.1)” (7)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作品中的非我

但要進入作品中意義網絡的解說前先要就作品中的對象(觀眾)作出釐清觀眾的對象類別只有兩個就是非我 在對作品中意義網絡的了解兩個類別在作上的閱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和不同而這個唯一又不同的地就在於個人經驗和經歷進一步解說為什要對作品中的對象作出釐清

因為如果不釐清非我所閱到的表象、由表象接收到的和再為下一步執行到的內容之間的分別是不能去解釋到作品本身的價值﹐因為其價值是不只在於是展示其本身作為作品的存在﹐而是更深層的內容。

對於作品的表象非我都能夠在作品的表象上﹐能夠獲得一些衝擊或某一些反思的觀點﹐或單純地只是視覺素料﹐但這些內容都只是由表象上的內加上自身的個人經驗和經歷都會得出一個觀點但兩者所閱的結果必然是不同

在自身的作品之中非我所得或是閱讀到的內容必定是有限於﹐即閱讀到的內容比﹐因為只有創作者的﹐才在作品中獲得任何內容的最大值因為非我的最大分在於第一身的創作過程同時在個人經驗和經歷都是為表象所見到的作品而設在反思和再執行的部份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比表象意義更加深入再者非我不一定會把作品視之為思考工具是有功能性和必須性的存在所以必須以的角度作為切入點非我只能理解所做是不只是作品同時亦只能夠是僅僅理解作品的真正目的因為必須以的經驗和經歷作為閱關鍵而因為把作品作為工具性的動機在意義上尋找所以對這作品的閱非我對作品的理解只能是透過表象看到的是表象背後內容和重組後的意義網絡

 

第三節 初談意義網絡

﹐不時聽到觀者的幾個問題﹐你在做什麼﹖有什麼意義﹖可看到什麼﹖想說什麼﹖每天都影盒飯相的意義是﹖和我有什麼關係?或是一些由表象理解下的問題

其實這類問在第二節中﹐作品中的”我”和”非我”已經解釋﹐雖然對於觀者的說明已經足夠﹐但是這些問題是必須回應﹐因回應對象只有自己一個﹐而且回應的內容必須對自具有說服力。這一個提問的部份﹐亦附合筆者對藝術是什麼的核心內容藝術就是不斷提問﹐在所做的創作來豐富核心的內﹐以藝式的型﹐在擴式的展所關心的事情思

再進一步說明需要回應什麼﹐就是做這些作品有什麼意義﹖亦可以理解為這些作品有什麼價值﹖這問題雖然偏離了本文的主線﹐但又連接到意義網絡﹐簡單回應有什麼意義。我的存有﹐或我之所以為我﹐不是因作品的存在﹐而是我透過創作作品的思考﹐肯定某情度上的存有。

在第二節談到非我的分別﹐是因為在釐清對象的背景下進入解釋意義網絡﹐方向會更加清晰﹐亦可免除更多的問題出現。”…日夜… (29.1)”﹐其意義網絡的說明分為兩個部﹐第一部有關意義網絡所指作品表象上的生活連結﹐作品以大量的飯盒相片所組成﹐是筆者這十數年的午飯飯盒相片﹐對於筆者﹐相片提供了大量的訊識﹐不同的關係能夠在相片中閱讀﹐這不單只是記錄﹐更可說是指引。這說法可能會受到以記錄而言的挑戰﹐作的數毫不精準。首先﹐這是藝作品﹐而是非數據﹐沒有解釋這部的需要。二是作品不只在於記錄﹐而是內在訊識的關係﹐是我活著的印象所組成﹐是與我有關的人和事所組成。三是沒有精準的需要大量的數據不一定完整反映的亦不一定是全部﹐這是印象﹐就如記憶﹐記憶模糊﹐是朦朧是不確定一樣﹐作品就如模糊的碎片般存在﹐只是這些碎片是經過十多年的沉澱後所取捨而成而這些數據就是進入意義網絡的鎖匙意義網絡的鎖匙是獨有和唯一因為是由的記憶和記憶中的習慣而成解讀必須透過這一個工具

第二部有關意義網絡所指內在反思的作品與反思的精神連結與執行﹐這是指一個作品與作品之間的一系創作過程﹐由做成作品到展出作品﹐反思展出作品的狀態以至經作品反思所得出的階段性結論﹐在內容重整後﹐按所得結論作出思想上的修正而作成下一件作品。在內在的意義網絡部份﹐是把作品視之為思考工具是有功能性和必須性的存在。亦把展出作品部份的必要性﹐空間的不同只是過程的部份﹐展出的用途對象不只是展示﹐當中包括了回顧作品的思考部份同時作品本身的經歷﹐都會成內在意義網絡的思元素之一﹐所以這部份包含的內容十分之廣闊。

 

        意義網絡是創上階性的核心﹐包含了多種內在說明和象徵意義﹐由對我的意義網絡、對作品的意義網絡意義網絡對象的重要性等等﹐以上幾點都是意義網絡的價值也許意義網絡是創上的另一個原點﹐或者是上沉澱多年所整合的一種階性結論﹐這結論是結﹐亦是下一個開始的結果。

 

謝諾麟
二零二零年714

 

-----

作品”…日夜… (29.1)”於展覽生活如常中展出﹐資料如下

 

-----

 

-

...日夜... (20) (1)

...日夜... (22) (2)

...日夜... (27) (3)

...日夜... (28) - 1年早餐“(4)

...日夜... (29) (5)

...日夜... (30) (6)

...日夜... (29.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