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文匯報 2013-09-06 (Fri) C1 文匯副刊 - 藝粹:活化了的建築 活化了的標本


"文匯報 2013-09-06 (Fri) C1 文匯副刊 - 藝粹:活化了的建築 活化了的標本"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9/06/YC1309060001.htm

近年間,有不少舊建築物為社會上帶來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因為其歷史價值,社會關係或是人民感情,是否應該得以保留,從而對該建築物作出一定的活化。對於建築物應否保留在這不多作討論,但是對於現有活化的功能上,有一點點疑問。因為在某一些問題上 ,現行的活化系統,真的解答不到筆者的疑問。如保留了建築,但和舊的人脈中斷了關係,是活化的目標?當建築物的內外都被改變,恍如新的建築物般,現在的活化和建築物有何關係?活化的目的是什麼?保留了建築,但過去的歷史消失了,這又有何意義?
 對於以上問題,筆者試圖在三個被活化的例子著手,希望得出一點點頭緒。它們分別是活化了五年的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前石硤尾工廠大廈),北角的油街實現的展覽空間(前皇家遊艇會),以及即將成為青年旅舍的美荷樓。他們都進行了活化或在進行活化中,他們同時改變了原有空間的使用功能,第一樣聯想到的東西就是其功能上的改變和活化後的功能到底有沒有關聯?或有什麼改變?繼而想到的是外表上的改變又有什麼意義?活化又可以由人或由建築物出發嗎? ■圖、文:謝諾麟
  先以人的角度為核心來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石硤尾工廠大廈轉變成創意藝術中心,由功能、用戶到訪客都有結構上的轉變,只有建築物仍然被使用,其他的連繫就如被中斷,因為人這個元素被徹底的更換,工廠大廈時代的用戶和藝術中心時代的用戶成為了分水嶺,關係被中斷和被重新建立。就如保留軀殼但換了一個新的靈魂,可惜的是,保留下來的軀殼不是進行修復,而是進行翻新,對建築物的原貌有一定的修改(這點筆者將在下面油街實現和美荷樓的外表處理中再詳細探討),對於舊有和現有的關係連結中,筆者聯想到的連繫就在人的心裡,就如坐計程車時對司機說「到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司機可能有一點疑惑,只要再提一提「到前石硤尾工廠大廈,」他便即時聯想到。這些資料,在我們的將來,只會在文獻中找到。而且,其本身活化而存在的意義就會被扭曲,存在形式和過去的歷史被中斷,過去的歷史被現有的歷史覆蓋,這是我們期望的活化形式嗎?
 另外一個有關外表和內在改動的活化的疑問,就由這三個建築物同時摸索。先交代筆者對於這些建築物的認識,主要都是在於活化後的現狀開始,並不了解其背景或歷史的認知,而且在建築物被活化之前亦沒有建立任何的關係和感情,在這位置和背景上,筆者就如過路人。
油街實現:歷史在何處?
 先由剛剛被活化的油街實現開始,在油街實現的場地是三個參考例子中,給人的印象中最為完整。油街實現中,主要是保留了前皇家遊艇會的前會址,在活化後,雖然作了翻新工程,亦在這地方上加建或重新規劃空間的用途,但外表上並沒有大改變,就如在現有的地方,改建了不可缺少的設施,這建築物依舊是這建築物,只是完善了現有的不完善,就如現在人們常說的化妝喬裝論,她只是化了妝,做了一點點修飾而已。在油街實現中仍然帶有舊建築物的氣息,至少仍然知道這是一座舊的建築物,建築的本身亦能夠看到她有著自己過去的歷史,現在只是開始新一頁的生活。但從另一面看,雖然在建築物上保留了歷史價值,但是和人在關係上的連結就模糊不清,直接的關係就建立於前政府物料供應中心的職員上,和市民的關係就只能間接地建立於當區的居民和經常路過的人身上。
 但是這建築物改變成藝術展覽場地又和活化有何關係?在市民感情上又有什麼連繫而改建成一所藝術展覽的場地?這地方又有什麼獨特性來成為一個藝術展覽場地?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過去的影像
  至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在建築物上作了一定的改動,但亦作了不同的保留,在改動和保留建築物上作出了一定的平衡。不論是刻意或無意,主要的改動都在於內部改動,如在建築物上加了透明天幕,加建了一樓平台,外表上的改動不是很大。但是建築物在用途上作了根本的改動,過往的聯繫亦因用戶的不同而中斷了,但是在建築物和人的聯繫亦因一個藝術中心的常規展而得到聯繫,他們連上的不是人,而是那一個時代的歷史,人民的謀生工具,生活用品的起源,更加聯繫上那一個時代的人民精神。那就是工廠大廈內原有機械的常規物品裝品展覽,展出了藝術中心改建前,放置在工廠大廈內的機械,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地用於工廠大廈的機器,他們的存在說明過去的時光中,他們存在過。
 可能這一點,在人和建築物之間的關係能夠成立,但是把目光放到活化時,他們活化了什麼?應該問他們活化了建築物什麼?所謂的活化又起了什麼作用?又或者問題應該是什麼是活化?
美荷樓:全新的建築
 最後把目光放到正在進行活化的美荷樓,在模糊的印象中,她是一座位於山腰,和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同樣是只有六七層樓高的舊建築,改建後應該仍能見到她本身的輪廓。但是,近日的某一天,在同一位置見到的是一座鮮橙色的建築物,所有窗都換成了鏡面玻璃,在側面看著這建築物,只是感到十分陌生,就如一座新建的現代建築物,雖然美荷樓的活化仍未完成,而且亦未對外開放,就活化的成效未能定論,但只是外觀完全變成另一個身份,這一種活化又為了什麼目的?既然觀感是完全新的建築物,何不拆卸重建呢?
 任何一座建築物都擁有其存在價值,他存在價值可以是對特定的人或是任何人,不論價值是多少,人們如果希望保留,必定是出於其存在價值的影響。但是當他們得以保留後,當代社會喜歡加上活化兩個字來改變建築物的用途。活化是多美好的畫面,舊建築物可以保留,翻新並用於新的用途上,但是建築物由內至外都變成了另外一件東西,只有隱約的影子見到他們的過去。用活化這個名稱真的合適嗎?而對於筆者來說,這些完全的改變可以稱為活化嗎?筆者認為使用「標本化」這個名詞,在這個環境下更為貼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