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實踐純藝術 –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七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兩篇,其之一)









實踐純藝術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 (十七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 (全兩篇,其之一)

 ~~~衷心感謝每一位在這經歷上相遇的朋友。~~~

 本文是延續上一篇文章,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之後五年的經歷,談及第十三年至第十七年的故事,之前十二年的故事,請參考 (註二十二) 的連結。文中以經歷來說明,其中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活是如何可能,這是一種什麼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如何維持﹖如何繼續?如何發展?如何展望?如何說明?以及大量的問題,對種種不同的疑問,作出能夠理解下的回應,或者說,這是筆者對藝術上的種種事項,由經驗的累積下,總結出在我這個主體下,某一種藝術生態下的意義說明和定義。 

 前文分為四節

第一節 - 二零一八年所寫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第四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本文為之後的三節 :

第五節 - 二零二四年所寫十七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第六節 - 二零一九至二零二零的 展開沒有工作室的時期

第七節 - 二零二一年至二零二三年的 新水墨內容介入創作期

第五節 - 二零二四年所寫十七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來到了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當時為準備新水墨展覽的事項,因而要整理一下以前的文章和youtube影片,作為展覽中作品和作品以外的內容,是為了相關連結的細節而準備,在整理的途中,發現一篇於二零一八年完成的文章,主題是十二年作品以外的自述,內容是講述創作以外所接觸到的藝術世界,和自身創作經歷為主的種種事項,全文大約一萬五千字,而這一篇文章發現時,已經是五年前,見到這一個相隔的年期,便想到,這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去繼續這一篇文章,其脈絡和形式,將會嘗試按照之前的方法而進行。

這個時機,剛好是第五個年頭,而在這些年來,早就習慣了在不同的平台中,記錄當刻在進行的大致工作內容,亦因為這些方便的工具,才會更容易地展開和執行這一次回顧。如facebookIGYoutubeBlogger等等 (註二十三),由決定開始以及第一個工作,就是把相關的資料整理好,成為每一個年頭中,大至的工作內容,再從中整合出每一年的故事。也許,剛好借這一個機會,好好的整理一下這五年的資料,再進行這一個回顧十七年來創作以外的存在是如何存活的下來。

。。。一種藝術生態下的存在(十七年作品以外的自述)。。。

第六節 - 二零一九至二零二零的 展開沒有工作室的時期

 二零一九年 - 第十三年

這是有趣的一年,有趣在於由上一年開始,因沒有工作室而改變,雖然沒有了工作室, 但所有事情都是如常地繼續,繼續創作,繼續展覽,繼續書寫文章,繼續進行新水墨課程。對於展覽和創作之間的關係,就在於時間之上,是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創作內容,某程度上會因為展覽的需要而作出微調,因為展覽主題或是展覽場地上的要求,在不影響主要創作方向為前提而進行。 

今年的活動包括一個個人展及兩個聯展,其中一個聯展是新水墨為主題。個人展覽方面,在front side gallery,展出一件作品,執筆的這一刻,對這一件作品的印象模糊,只記得在一個白色的背景上,設置了白色的不透明膠片,上面雕刻了白色的文字,而文字的內容是一些原則,對作品的印象模糊並不奇怪,畢竟十多年的創作,除了個別深刻的作品外,記下每一件作品並不容易 (註二十四)。到了四月份,參加了一個雙人展,感性與邏輯,展覽在Studio Fontaine舉行,這一次展覽,把自身最熟悉的工具AutoCad,作為創作的手段,借此回顧整個創作過程,以及反思整個過過程中的種種細節 (註二十五) 而這個展覽,亦成為之後展覽生活如常的雛形。在同年的十二月份, 因為正在就讀了新水墨課程的關係,當時受同學邀請,在中環安和里參與了聯展墨作社-新水墨展,這次展覽的創作更是有趣,把新水墨的內容合併到自身的創作系列中,把一件以前新水墨的作品火化成灰燼,這一次展覽中的作品,同時亦是唯一一件與主線創作的...日夜..."系列有所關聯,當時正在思考作品本身的創作價值, 當時把作品燃燒成灰 (註二十六),亦成為了畢業展中,把所有在新水墨課程中創作的作品, 經碎紙機碎成粒狀的契機。

 至於文字工作方面,在二零一九年間,一共寫了五篇文章,當時五篇文章都在像素麵包中發佈表,三篇以藝術家為主要對像,一篇是淺談有關當年藝術學院畢業展,最後一篇,是有關分析創作與哲學之間,不時都見到加入哲學元素作基礎的創作,結論是如果有直接關係的話,會出現對作品概念核心的危機。亦好像在這一年開始,探討的內容由個體創作者,轉為探討某一種藝術生態,以自身創作經驗為基礎,配以不同接觸到的概念為分析工具, 進行上述探討的基礎 (註二十七)

 最後,在學習方面,新水墨課程大約過了一年三個月的時間,在這階段中,初步了解到新水墨的發展進程,但是仍未能夠尋找到當初報讀新水墨課程,期望獲得的中式藝術觀是什麼,至於詳情,可以在另一篇文章新水墨。遊中找到 (註二十八),印象中的二零一九年,大約就在這個環境下渡過。

 二零二零年 - 第十四年

對於十七年的創作過程中,這一年是較為特別的,因為這一年沒有參與任何展覽,主要因素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必須改變,如在年初籌備,計劃於年尾舉辦的雙人展覽理性與感性2”,在經歷了多次和主辦單位的會議,由最初是面對面的會議,到改為視象會議的型式進行,展覽日期一改再改,而這個展覽,最後推遲至二零二二年, 展覽形式亦都由雙人展改為五人聯展。

 這一年,在自身的創作時間線上,同樣是較為空白的一年,一是出於上述疫情的因素,以至作品未能在合適的情況下發表,當時為了這個展覽準備了五件作品,因最後改變了展覽形式,以至部分作品至今仍未展出,二是就讀於新水墨課程的同時,處在思考中式藝術觀的高峰期,在這一年間,尋找到了報讀這一個課程的原因,就是尋找某一種中式藝術觀的說明,同時亦就這兩年間所獲得的知識,為自身整合了一套對自身有說服力的廣義新水墨定義,與此同時,亦萌生了把這兩年間,以文字作為表達對於新水墨經歷的工具, 成為了下一年集結而成的主要文章‘’新水墨。遊‘’

 至於藝評方面,共有六篇文章,兩篇是分析他人創作和作品,另外四篇是在分析在純藝術世界下的狀態以及對相關事項的觀點 (註二十九) 。雖然這一年的工作是相對平淡,但背後已經開始了不少之後的準備工作。

 (待續)

  

 (註二十二)

全文分為四節 :

第一節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6/3-httpwww.html

第二節 - 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實習、尋找期”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08/3.html

第三節 -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的”展覽期”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10/3.html

第四節 -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八年的”藝術、藝評、哲學的共同期”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8/12/3.html

 

(註二十三)

Facebook id : Laurence Tse

IG id : tseloklunlaurencetse

Youtube : 實踐純藝術

Blogger :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

 

(註二十四)

https://tseloklun.blogspot.com/2019/02/

...日夜... (34)

裝置 (膠片刻字)

30cm x 120cm

2019

 

(註二十五)

https://tseloklun.blogspot.com/2019/03/

...日夜... (35)

墨水紙本

82cm x 59.4cm (A1 Size)

2019 Apr

“…日夜…(35)”是把”…日夜…(33)”的系統圖更系統化,人性化的筆觸消失後,取而代之是格式化的電腦繪圖,而其內容的創作概念仍舊是源於”…日夜…(33)”的說明,如下 :-

“…日夜…(33),如果這是尋找我在創作上的真理之門,那麼我只是發現到更多未能思考到終點的疑問,一個所謂的答案,只是生成更多問題。如果要為這階段作出說明,只能說我在我尋找創作上真理之門的奮鬥中,展現出終極目標階段性的狀態,而下階段只是呈現下一階段的階段性終極目標,而真正的終極目標是永遠無法完整地達成。

友人說,這是mind map嗎?想了一想,不想多解釋,便是mind map,但mind map來說並不準確,mind map只是心靈當下一刻的展影,而我會說這就是我創作上的系統(好像未成型),追尋的創作上我終極目標,沒錯,是一個充滿漏洞的系統,現在是第三版。”

當時可能會執著於mind map與系統二字才會有第兩段說明,但內容分析上仍是同意,只是這兩個稱呼也不過是一個名相而已。

對於這一種反思類別的工作,應該以較長的時間距離作為展開工作的指標,不境這是需要沉澱、過濾和再消化的工作。

 

(註二十六)

https://tseloklun.blogspot.com/2019/10/

..日夜... (36)

混合媒體

塑膠彩,墨水,宣紙,塑膠盒

10 x 10 x 10 cm

201910

本作是按其發展線內,所發展的作品,當時思考有關作品的存有是如何自處,並以一種人工保存的手法,同時亦思考作品的價值不只於其存在。

而本作品就是延續這一種思考,並且進入作品的生成是創作的經驗和經歷大於作品所表達的內容, 並不會因為作品的型態改變或消失而失去其經驗。

 

(註二十七)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9/01/pixelbread.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和黎振寧的某一種共同世界之內 (作品"海關"的九分鐘)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9/01/pixelbread_11.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由”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看聯展主題的意義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9/01/pixelbread_17.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簡說由二零零八年起看香建峰的作品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9/04/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把哲學加到作品的危險性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19/07/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9 - 外在的壓縮與內在的展開 (淺談鍾嘉琪和梁映瑩的作品)

 

(註二十八)

https://lznia.blogspot.com/

新水墨。遊 / 謝諾麟 /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本文完成於2021-07-25,於2021-07-25刊登。-----

 

(註二十九)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05/pixelbread.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纯藝術 - 藝術家的話語權的重要性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06/pixelbread.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再看方梓亮作品 其隱藏細節上的細緻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06/pixelbread_20.html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作品自會發聲” 的說法是否成立?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07/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由展覽”印。記”來看記憶和印象下的創作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08/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藝術課程不是進入藝術世界的必然通道嗎 ?

 

https://fineartfindart.blogspot.com/2020/10/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畢業展作品的本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