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9 - 外在的壓縮與內在的展開 (淺談鍾嘉琪和梁映瑩的作品)

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9 -
外在的壓縮與內在的展開 (淺談鍾嘉琪和梁映瑩的作品)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9-07-09-0016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剛剛在包氏畫廊開始的藝術文學士畢業展,是由香港藝術學院/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所主辦,對於有關畢業展的門面開場白或是對觀看畢業展的自我標準就不多談,過往的文章已談及這點,可以參考(註一)的連結。所以就直接地談作品,今次展覽中作品的尺寸較大,一如以往學院的特色,作品所涉及的主題廣闊,而作品的整體水準同樣不錯。至於今次主要所談及的作品,不是眾多作品中最突出的作品,但一定是這展覽中最吸引筆者的作品,這一點最後會交代。

第一件談及的是鍾嘉琪的作品,名為Dissociation,作品以365張postcard尺寸的紙本所組成,Postcard上印有圖象和日期,圖象內容是鍾氏以拍攝工具向上看的角度進行攝影,彷如拍攝天空般,所以見到圖象有天空、有天花、有雨傘…等等,在圖象下印有拍攝日期,postcard中的圖象記錄了一年365日,是每一日見到不同的天空,暫稱之為天空,作品需然是一個整體,由作品的右至左可以看到時間線或是發展過程,較早時期所展示的是真正的天空,彷如對天空的觀察,是一種觀察過程或是思考過程或是是發展過程,隨著時間過去,鍾氏所看到的天空是不同的內容,踏實地回到現實生活裏,到記錄的後期,攝影的內容是經過選取,如果這作品延續下去,可見現階段的作品處於一種階段性的發展,所以筆者不會把這一刻作品的狀態,視為最終的狀態,因為作品可以發展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這個由主體向上看的圖象,不只是說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天空,上一段暫稱為天空的字眼,其實就是一個探索過程,作品帶有時間性,是365日,是一年,是某一種定義下的完整,而相對地每一張相片的時間性則是固定,在設定下以隨機性的態度內進行創作,作品是以這個外在世界如何地展演出鍾氏的存有,由這個世界的角度開始,來連結起我(鍾氏)這個主體。
筆者以此來理解作品是鍾氏對自我反思的工具,習慣就是生活的一部份,每日重複的動作就彷如一種堅持,這一種堅持是一種創作模式,以一種距離(天空)來開始尋找,由世界有多大,到觸手可及的雨傘,再到如何選取一個合適的距離,都是一種以習慣這一個經驗來鞏固自己思考的創作過程,過程是這作品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體之一。

第二件的是梁映瑩的作品,名為Daily Small Object,裝置作品,以770張相片,橫35格,高22格所高組成,在接近中央配以一個細木架,上面放了兩件物件,一組藥丸和一本書。770張相片的內容,全是身邊林林總總的小物,而且都能在身邊夠找到,是不同的日常物品,同時相同類別的小物,可能會多於一件。多數小物的尺寸都是能掌握於手,小至扣針,大至手袋,相同類別的都會齊整而且有序地分佈於770張相片之中。而藥丸組是8粒藥丸平衡地按放著,加上百多粒藥丸放在一透明球內,藥丸似是同一種藥物,藥丸按顏色一顆比一顆淺色,彷似藥丸就是放置了不同時間。最後見到的是一本書,書內的內容是以相片為基礎,配以該物品的資訊,時間分佈上,記錄早至2002及至今,其中一個可能的重要工作,就是把小物分類,分類可能是為了令到自己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物品的純正性。
作品沒有外延內容,是因為作品帶有的資訊都是向內發展,而且作品是一個整體地出發,即是指相片、藥丸和書是一個連帶關係的共同體,互相的關係帶動向前的感覺,這樣才會出現共同體說法的觀感。首先相片所提供的資訊是結構,相片中的物品是單一並且和梁氏有絕對的關係。藥丸是帶出時間性的存在,雖然作品沒有明確提到時間,但時間的因素卻可在作品之內找到,以上兩點結集了起來,就可把相片和藥丸說成為因,而書就成為了果,每一樣作品內的元素都是帶領觀者看到,這個就是構成我(梁氏)的部份。

一位在展場知道兩位藝術家創作過程的朋友,簡單地進行了解說,了解到部份的創作動機,分別是鍾氏的作品,其創作動機源於人對自拍的現象,提出如對天空自拍的話又會如何,而梁氏作品的創作動機源於整理房間,把種種小物記錄下來。對於創作動機上,根源只是緣起,對作品的展開只是啟蒙,作品是如何發展則由作品自然而行。而作品現況所見到的,是鍾氏的作品在說明,如何以外在的世界來探索自我(鍾氏)存在的部份,而梁氏的創作就是由內在開始,來建構出自我(梁氏)這個本體的部份,雙者在經驗上是有所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在探求或尋找自我的意義。
本文初提到,這兩件作品在這展覽中最吸引筆者的作品,是因為其創作模式是筆者所欣賞和喜歡,除了展現現狀能夠帶給觀者一種震撼感外,同時亦展現了一種堅持,而這一種堅持的狀態,筆者會認為這是一種美,這種美不只是指作品上視覺元素上的美,而是指作品在種能夠被觀察到的本質上的美,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筆者對這一種經驗是帶有共同性。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七月九日

-------------------------------------------------------------------

(註一)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畢業的季節又到了@2018《非決定性相關的事》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8-07-15-1809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淺談純藝術 - 藝評人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6-25-2204

文匯報 2015-07-14 (Tue) A31 文匯副刊-又來到了畢業展的季節 - 2015浸大視藝本科畢業展觀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14/OT1507140002.htm

文匯報 2015-09-01 (Tue) A37 文匯副刊-畢業的季節 一個「 」:另一個藝術文學士的畢業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01/OT1509010014.htm

文匯報 2014-07-29 (Tue) A29 文匯副刊-藝評:黃振欽與李雪盈:「相連」到不同領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7/29/OT1407290002.htm

-------------------------------------------------------------------

香港藝術學院/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文學士畢業展二零一九
地點:包氏畫廊,香港藝術中心
展期:7月6至22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淺談純藝術 - 把哲學加到作品的危險性


淺談純藝術 - 把哲學加到作品的危險性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9-04-11-1318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在展覽中,不時見到一些作品,在其作品中加入哲學內容,並在創作自述(Artist statement)的內容中說明,以示創作背後有一定的理論支持,好像是一種哲學內容的加持,使觀者在閱讀作品時,因為創作者表明其作品是以該哲學內容為根本,所以在沒有該哲學內容的理解下,觀者是難以閱讀其作品,只能從作品的表象上了解,使作品的背後增加了一份神秘感。雖然這一份神秘感是如此吸引,但以哲學內容加到作品內容之中,是存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當創作者在解說其作品是在哲學內容下完成,如果其說明最後是以感覺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但如果以哲學內容作主導或核心時,其回應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所以創作加入哲學理論為關鍵時,是一件十分危險的舉動,因為作品未必能夠呈現相關理論或內容的實相,即是作品呈現與創作者所表述的不同。這一個了解,筆者得出以下的一個說明:-

”以哲學理論作為作品的主體時,是一件危險的舉動,如果解說是以感性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但以知性來創作的時候,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

閱讀以上述說明,雖先要了解感性和知性所指的為何物,之後才處理加入哲學內容到作品的危險性所在,並且解釋上述說明。首先,這兒所指的感性和知性,都是指創作者對作品的自述,感性說明,是指創作的過程是憑某些感覺來進行,以情感主導的創作過程。而知性說明,就是指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以某一些理論作為核心,並且說明作品是以某理論進行創作或作品就是展示某理論,在了解感性和知性的指向後,就可解說之前的內容,而下文就是對上述一段說明的解明。
先是<<<如果解說是以感性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作品以感性來創作,就己經和哲學理論無關的說法,是因為基礎是感性大於哲學內容,即無需跟從哲學內容亦沒有衝突,因為感性才是最終說明。例如創作者說明其作品是以道家的”道”為基礎,同時作品展現了一條實體的道路,並解說是感覺到這才是”道”的形態。這是展現”道”的作品,如果觀者以老子道德經的第一句作為入路時,”道可道,非常道…”,就難以和作品中的”道”連接是什麼,就如字面解釋和意思解釋的分別,作品展示了字面或現象上的”道”,而是非意思或內容上的”道”。這情況下,按以上的條件分析,作品就和哲學內容是完全沒有關係,只是感性創作加上不實或錯誤閱讀的哲學內容。
之後是<<<以知性來創作的時候,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另一個情況就是作品以某一些哲學內容為基礎,並且說明作品是以該哲學內容所進行,這就和感性創作所相反,該作品是依據某些哲學內容為核心,那麼該作品應該能夠回應或自圓某些說明,否則就和以感性來創作的方向無異。
例如創作者說明其作品是展現了佛家的”空”,是以佛家的”空”性說作為基礎,作品展示了空無一物的情景,只有白色的”空”,並對”空”的說明是什麼都沒有。那其實就和上述的”道”的例子相同,觀眾可能會提出”空”是指什麼、什麼是”空”性說、佛家和佛教相同嗎等等。如果對佛家的”空”有所接觸的觀眾,可能會提出一些挑戰,這是般若學中的”空”嗎?”緣起性空”的空是名相,其意思何以會是空無一物的空間? 而最大的挑戰,就是一個對該主題十分熟識和透徹,並且能夠融會貫通地使用的觀眾,可能只是普通的交談,但對方的好奇心彷如步步進迫的挑戰,雖然最後的結論可能是不了了之。
錯誤地引用哲學內容於作品內,可能會是一個笑話,因為這涉及作品的水平和內容上的精準度,所以以哲學內容為核心的作品時,觀眾的提問是不能回避。當然對這些挑戰可以置諸不理,亦可以以感性的方法來回應,如果這樣的方向,那其實就不需要說是什麼哲學內容作為基礎。
最後是<<<以哲學理論作為作品的主體時,是一件危險的舉動>>>,以上兩個例子都只是說明以哲學內容作為作品的主體或核心內容時,其中兩個可能出現情況,不論如何地使用哲學內容,都有可能把作品處於兩難的位置,一是作品雖說以哲學內容為主體,但不能以哲學內容解釋其作品或為其作品抗辯,落得最後只能以感性說明作回應,即與哲學無關。二是作品同樣說以哲學內容為主體,但其解釋理句對作品所表達的哲學內容缺說服力,以至理解為作者誤讀或是錯誤表達,影響觀者對作品本身素質的觀感。
筆者相信把哲學內容上加入作品之中,是帶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境要把哲學內容,精準地溶化到作品之內,是高難度的事情,當然,在作品加入哲學內容為主體時,亦不代表需要隱而不宣,而是如果真的把哲學內容加入作品時,那應該需要做好回應或抗辯的準備,畢竟這就是把哲學理論或內容加入到藝術作品中的代價。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一日
~~~完~~~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簡說由二零零八年起看香建峰的作品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簡說由二零零八年起看香建峰的作品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9-01-17-2352

簡說由二零零八年起看香建峰的作品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在“《等待景至》一個畫展”中,再次找到香建峰的作品,標題牌(Caption)在展場是以作品位置圖表示,所以作品旁都沒有標題牌,而剛好筆者又沒有取到該作品位置圖,只好憑認識的香氏作品概念作為尋找工具,當時找到一件似是香氏的作品,沒錯,是似是,是因為和過往香氏的作品大有不同,但又帶著香氏作品的氣息,憑的可能只是作品上的筆觸或是對其作品的感覺。

剛剛空說過往二字,又說作品大不同,或者先由過往二字開始,過往指的是指筆者由認識香氏的作品開始。印象中,第一次接觸香氏的作品,大約在二零零八年,西九的”藝術貨櫃計劃”展覽中,之後是斷斷續續的觀看其作品,包括有二零一零年的作品展”鹿野苑” 、二零一三年的”共生” (註一)、二零一四年的”愛.流離” (註二)、二零一七年的” 對於已消逝事物的據為己有” (註三),在不同時期的香氏,展現了不同的狀態,這種說法比較抽象,而是應該說其作品是隨著時間,向著其自然路線而發展,這需要進一步作出說明,其不同的指向是什麼。(註一、註二和註三是當時筆者對其作品作出的理解)

香氏在第一時期的作品內容都偏向以象徵意義的手法來表現,其作品看似充滿活力和夢幻,就如愛麗詩夢遊仙境的世界般充滿奇怪的事情,但是帶出來的問題,卻是另人心寒的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當時使用的手法,較常以象徵意義的隱喻來進行,是較為感性的時期。(筆者所指的第一時期是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三年間由筆者所見的作品。)

第二時期的作品,比較少了隱喻的元素,取而代之是赤裸裸寫實的方法,寫實不只是指表面見到的畫面,而是在用色及內容都較為直接地表達其感情,這一個直接是指和第一時期的隱喻式作品有所比較而言,彷如作品和現實世界有所連接。而在二零一七年的展覽” 對於已消逝事物的據為己有”,其作品的內容由外在世界,走回到內在世界的說明,可閱讀的內容減少,同時情感的表達較第一時期的作品豐富,如果之前第一時期的是愛麗詩夢遊仙境的世界,這個就是回到現實世界的愛麗詩,沒有了夢幻,回到現實看現實,是較為理性的時期,這就到了第二時期的完結。(筆者所指的第二時期是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七年間由筆者所見的作品。)

第三時期,在理解下仍在進行中,因為未見到第四時期的轉捩點,這時期的香氏,筆者以尋找平衡點來理解,作品中出現的是比較多抽象的元素,第二時期說的是可閱讀的內容減少,而第三時期的作品其可閱讀的內容更少,作品由可閱讀的具象畫轉化成難以閱讀的抽象畫,難以閱讀指的是藝術家在該作品上的內容以隱喻手法存在,而該隱喻只有該藝術家才能閱讀,可以肯定的,是筆者所閱讀到的,和香氏所表達的內容絕對不同,這個是指在不同經驗背景下,就會有不同的理解說明。在“《等待景至》一個畫展”中,香氏的作品”Storage of a landscape”已經完全抽象化,強行把說明加到作品之上是沒有意義,亦不可能推算到香氏在該作品的指向,只能夠說這作品是帶著香氏多年創作的經驗而生成。而觀者反而需要由感性所帶動下來體會其作品,因為可閱讀的元素不多,以自身的感性來體會作品,比誤讀可能是更好的方法來觀賞。

上文已解釋筆者指”過往香氏的作品大有不同”的過往定義,而筆者所指的不同,就是指香氏在創作上的經驗增長,作為理解其作品與作品之間,由內容至手法都有一定的轉變為基礎,但正正是這一種創作經驗的增長,在經驗之中進行取捨,同時亦是指創作中帶有的創造性,而非一種無中生有而的缺乏創作經驗的不同。試把香氏在”藝術貨櫃計劃”中的作品和“《等待景至》一個畫展”中的作品作出比較,可能會得出是由兩個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如果要解釋這情況,也許以”維根斯坦”的”家族性相似”來對香氏的作品,作出其作品之間不同的原因亦可說合適,他們同是香氏的作品,在經驗的增加下,得出不同的下一代作品,在數代的創作後,自然會在一定的基礎下得出不同的型態,但是作品中同樣帶著一些香氏的獨有元素。否則筆者都不能夠在沒有標題牌的情況下,認得出那就是香氏的作品。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七日
~~~完~~~

(註一)
"文匯報 2013-08-20 (Tue) A23 文匯副刊 - 藝粹:香建峰:淡化了衝突和矛盾的藝術"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8/20/OT1308200001.htm

(註二)
"文匯報 2014-03-11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評:香建峰:由色彩繽紛走到寂靜的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3/11/OT1403110014.htm

(註三)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陌生的香建峰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7-09-03-0035

---
《等待景至》一個畫展
展期:2019 年1月12日- 2019 年2月12日
展覽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正 (逢星期一及2月5日至7日休館)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1a空間」
---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由”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看聯展主題的意義


由”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看聯展主題的意義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9-01-11-0721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一如以往,對聯展主題有著主觀和偏見的角度,以聯展主題形式來包裝當中的藝術品,往往都不太如意,或是有所不足的感覺。可能是作品的個性太強,或是聯展的主題太闊,或只是藝術家們就某一些主題下各自發揮,以至聯展的主題毫不重要或只是以象徵式意義存在而已。
在聯展”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郝立仁,黎振寧,張施烈聯展) “中,在理解下,作品並不是主體,而是一種參展的他們之間的意識關係才是主體,作品的位置最多只能說成是主體下的一些重要完素就,這個聯展並沒有刻意把作品的內容或特性或性質投影到展覽主題之上,只是設定一個小小的限制,這說明並不是指作品對該展覽並不重要,而是沒有必然性把作品和展覽主題必須地扣在一起,那只會把作品和展覽主題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反而聯展的主題是以人本身在展覽中,出現的身份和型態所存在,藝術品是次一層存在於聯展主題中,以藝術家的自身作為展覽主題的一部份。
對其聯展主題嘗試分別以原名”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及去掉”三頭鬣狗之”的”一哩之內”,在這兩個名稱之間作出說明。”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在其展覽題目及其說明,清楚地說出展覽的不只是作品,而是更高一層的了解,就是他們之間處於一種什麼關係,重而發生了這一個展覽,作品既是圍繞主題,亦是以個人創作方向而行,沒有一種強行生成這聯展的感覺。但如果展覽題目只命名為”一哩之內”,那就和文初所指,和毫不重要的聯展主題無異,既不是就藝術家的專長而行,亦不能完全滿足聯展主題。
當然,這一個說法可以容易地挑戰,就是這主題和”三個藝術家之一哩之內”可有分別﹖這點或者不會以分別來解釋,而是以一種有說明來回應,以及其說明是否符合該展覽應有的條件而已,或者是以一種合理性來作出說明。
有一點,在看這個展覽時是十分舒服,就是不用花費力氣在思考作品和主題之間的關係,以及作品和作品之間如何存於該主題之下,只需直觀其作品所表現的狀態。這一種能夠尋找意義的聯展主題,並不是什麼新創只意念,但剛好和筆者對聯展主題上理念接近,而這一種對聯展主題的關注或條件,如果能夠掌握所有聯展時的策展條件及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下,或許就是筆者對聯展主題上的設定要求。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一日
~~~完~~~

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 (郝立仁,黎振寧,張施烈聯展)
展覽:5-13/1/2019
地點:PRÉCÉDÉE
地址:九龍油麻地上海街304號
時間:全日24小時

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Pixelbread像素麵包/藝術評論/視藝/和黎振寧的某一種共同世界之內 (作品"海關"的九分鐘)


和黎振寧的某一種共同世界之內 (作品"海關"的九分鐘)
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9-01-08-1944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黎振寧在展覽"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中,展出的錄像作品名叫"海關",錄像作品中,片長九分鐘,見黎氏在一玩具商場的正門樓梯下來,手提一盒模型,走到畫面的中央時停下,在人來人往的通道上把上身的衣服脫下,同時打開模型,把模型的說明書和模型的部件,一片一片的綑綁在身上,然後穿回之前脫下來的衣服並且離開,似是把模型私藏到身上,為走私活動進行準備,最後把模型的外盒留在樓梯。這作品的手法及方向和黎氏過往的作品相似,相似的是指談及的內容都是對自身的某一些事情作出回應,同時以身體作為作品與觀者接觸的重要媒介<之前於2013年和2014年,曾對黎氏的分析可參考(註一)> 。
以黎氏在這作品所表演的手法,對觀者而言,是同時存在了可被閱讀及不可被閱讀黎氏所表達的條件,因為涉及一種經驗或是經歷,就是在香港中,儲玩具的人都會在網上聽聞或經歷的事情,新買的玩具是如何走私回家。而能否閱讀黎氏所表達的鎖匙則以"共同性"作為根據,反之,這同樣是不可被閱讀的根據,沒有"共同性"的觀者就以沒有該經歷的經驗下,進行其閱讀分析,不過能否被正確閱讀,並不是黎氏所能夠控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黎氏留下了可以被閱讀的可能性。
這一件作品,筆者理解為"site-specific"的"performance",地點上的選擇雖然受展題所限制,因為這限制包括了該玩具商場,亦因為該玩具商場存在於其展題限制之下才能完成該作品,定有挑戰指,可有其他場地比這個場地更合適﹖在我理解下沒有,亦可說在這一刻,沒有一個場地比黎氏所選的這個玩具商場,更適合發生這件事情,沒錯,筆者在閱讀該作品時是帶有這一種"共同性"而作出的判定。
從黎氏得知,這作品和"回憶"有關,把這內容加上文中的兩個關鍵字,就串成了一個正向和反向的進行與閱讀關係,先看一看文中出現的三個關鍵字,"回憶"、"共同性"、"site-specific performance",先由黎氏角度出發,驅動該作品的進行是"回憶",以其"共同性"作為切入點,展現的方法是在某合適的地方進行該行為藝術,並以錄像作媒體。剛好,倒轉其次序,就成了由觀者借錄像觀其行為藝術,因"共同性"而能夠進入共鳴中,雖是自己的回憶,但亦似是共同回憶。就文中出現的幾個關鍵字,其實可以多角度地進分析,如回憶角度、文化角度、藝術角度等等,不過這說法便走得太遠了。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一月八日

~~~完~~~

(註一)
"文匯報 2013-05-07 (Tue) A28 文匯副刊 - 藝粹:黎振寧「井下的世界」 衝擊觀者視覺"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07/OT1305070001.htm

文匯報 2014-02-25 (Tue) A30 文匯副刊 - 藝粹:黎振寧:在危機感和平靜的對立面上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2/25/OT1402250001.htm

---------

三頭鬣狗之一哩之內 (郝立仁,黎振寧,張施烈聯展)
展覽:5-13/1/2019
地點:PRÉCÉDÉE
地址:九龍油麻地上海街304號
時間:全日24小時